江北区在基层治理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和成果,包括在大型赛事中的高效治理、现代社区建设、金融服务创新以及夜校品牌打造等内容,展示江北区如何通过党建统领在各个领域提升治理效能,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等。
四月的江北区,春光明媚,正值万物蓬勃生长之时。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江北区积极深入开展基层治理工作。江北区深化“一纵两横三闭环”区县带镇街、“135”镇街带村社机制,致力于打造“新江北·幸福里”现代社区,构建夜校新体系等,这一系列举措都是江北区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体现,旨在通过基层的高效能治理,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得到提升。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江北区注重将复杂的流程简化,拓展智治场景。以3月23日的问界·2025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为例,此次赛事位于北滨路,赛道出入口众多且赛道呈长条形,要确保15000名跑友的动线顺畅且不出事故是个极大的挑战。赛事起点和终点都在鎏嘉码头,五里店街道借助基层智治平台,对北滨一路50多个摄像头进行标记,形成“九宫格”来实时查看赛道及周边支路的情况,有效避免了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不仅如此,21公里的赛段涉及江北区多个街道。大石坝街道治理中心提前在平台配置了“女子半马大石坝赛段安全保障”数字化预案,组建了综合调度、交通疏导等7个工作组,分解制定了15项任务,构建起全方位的赛事保障体系。石马河街道治理中心则通过平台“协同推送”组件,迅速与毗邻街道协同工作,调度大石坝、观音桥、华新街等5个街道共同进行研判和联动处置,使赛事保障从“单点响应”转变为“全局智控”,最终赛事全程零事故,赢得全国跑友的好评。这一高效的治理成果得益于江北创新探索的“一纵两横三闭环”区县带镇街工作机制。截至目前,镇街利用基层智治平台高效办理事件达41562件,99%以上的任务事件在镇街本级就得到闭环处置,基层排查矛盾纠纷68709件,化解68593件,化解率达99.83%。江北区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不断拓展新场景。针对矛盾处置存在争议的情况,江北率先探索跨区协同处置场景。比如,大石坝街道与渝北区龙山街道探索毗邻镇街协同机制,设置跨区联动岗,有效解决了群众高频投诉的盘溪河沿线步道管护、交界地带九小场所消防应急救援等问题。石马河街道与两江新区协同核采“人户分离”重点对象信息,从以往需要1天的协同核查时间减少到1小时,还能联动上门讲解政策、帮办代办,通过信息共享互通和异地协同办理,避免了惠民政策享受不及时等难题。近年来,江北区持续强化AI在基层治理中的赋能作用。全区安装部署了1100多个带AI算法的摄像头等感知设备,下沉了电瓶车进梯、人员聚集等9类AI算法,定位了森林防火、地质滑坡等313类3042个风险点,针对高层消防等情况分色分等级配置了108个数字化应急预案。鱼嘴镇等镇街谋划了“占道经营感知预警”等15个综合场景,处理AI预警事件245件。在构建新场景、发展新经济方面,江北区的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充满活力。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食堂每到饭点就会排起长队,这里的餐食价格实惠、味道可口且种类多样,深受居民喜爱,很多家庭的老人都在此解决午餐。桥北社区食堂不仅是一个餐饮空间,更是集多元餐食、惠民服务、康养理疗、技能培训、社区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新场景,是一个以社区食堂为核心的社区邻里中心。江北区地处都市核心区,居民众多,对社区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为了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江北区坚持党建统领,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出台“1 + 2”制度文件,任务清单明确了9方面、27项重点任务、45项具体工作,资源清单归集了23个部门的58项资源,运用现代化理念重塑社区空间,构建幸福生活新场景,打造“新江北·幸福里”现代社区。根据118个社区的不同特点定制建设方案,围绕居民高频需求建设现代邻里、颐养、教育、创业、活力5大场景。目前,江北63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一窗综办”,1359名社区工作者下沉网格,新增群众服务空间2.75万平方米。此外,江北区还通过拓展“朋友圈”串联分散资源,让社区充满活力。例如,大石坝街道忠恕沱社区的川页公司助力社区发展“社区集盒”项目,将收益的5%用于社区基层治理和公益项目;观音桥渝北社区的特色咖啡店为群众提供社交平台并吸引游客;石马河街道来鹿寺社区与第三方公司合作补齐休闲健身短板;铁山坪街道五里坪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养老服务等。江北区探索多种模式汇聚各方资源,保障现代社区建设的推进和运行,形成了财政投入为主、自身“造血”为辅的运营投入模式,增强了社区为民服务能力,减轻了财政压力。江北作为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区,金融业是其支柱产业。然而,之前存在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银行信贷资源投向不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2022年5月20日,江北区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党委与37家金融机构合作,在国内首创共建江北嘴金融党建先行区,打造“红金渝”金融党建品牌。江北区遴选39家银行保险机构与12个街镇、商圈、园区结对联系,金融机构向每个社区选派3 - 5名优秀职工作为金融网格员,与基层治理网格员一起工作,摸排金融需求并拦截非法金融活动,同时建立“15分钟金融服务圈”。目前,已有多个市场主体获得“党建增信·融资助企”金融优惠政策支持,江北区为党建评价“好”的中小微企业多发放贷款8亿元,降低融资成本18个基点,为江北区新发放贷款16亿元,新提供风险保障100亿元,为群众挽损减损800余万元。在推动共建共享方面,江北区的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充满热力。夜幕降临后,许多年轻人会进入北仓青年夜校学习。观音桥夜校吸纳了150多名志愿老师,开设800多次课程,服务近1.6万人次。观音桥街道坚持党建统领,因地制宜开设26个特色校区,实现社区全覆盖。江北夜校探索出党建统领文化惠民的新路径,区委统筹规划,镇街和社区分别推进和落地,构建党建统领、多跨协同工作格局。江北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菜单 + 定制”的课程模式,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江北城街道以江北嘴金融中心白领员工需求打造“午间一小时”夜校品牌;铁山坪街道以双职工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夜实践活动;复盛镇以产业工人需求打造“活力青工”职工夜校,夜校课程复选率超50%。为解决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办校的问题,江北区创新“公益 + 市场”的运营模式。五里店街道的五里·合作村夜校通过政府主导、购买服务、企业主办的方式,不仅吸引青年群体,还带动周边商业发展,提高了园区出租率,解决就业问题,提升了区域知名度和吸引力。依托“夜校”平台,江北区宣传先进典型,引导青年培养兴趣爱好,已有7077名夜校学员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1703名居民主动担任兼职网格员,1507件群众问题得到协商解决。江北区在基层治理方面通过党建统领,在不同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从大型赛事的保障到现代社区建设,从金融服务的优化到夜校品牌的打造,在提升治理效能的同时,全方位满足了群众的多元需求,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为其他地区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