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小肉串展开,讲述其在上海的发展情况,同时深入介绍在这一过程中云南储香阁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沪滇协作所起到的作用,包括资金帮扶、援建设施等方面,以及鲁甸县在协作模式下探索的消费协作模式、产业园区的发展成果等。
云南昭通的小肉串别具风味,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得它在美食界脱颖而出。而这小小的肉串,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座连接昭通与上海的无形桥梁。那些远离昭通家乡,在上海打拼的人们,凭借着昭通小肉串,能轻易地品尝到记忆中的家乡味道。在上海众多的昭通烤肉串店内,弥漫着烤肉串的诱人香气。顾客们被这香味吸引,尽情享受美味的肉串。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店铺的食材都来源于云南鲁甸县产业园内的云南储香阁食品有限公司。


随着昭通小肉串的名气越来越大,销路也越来越广。受益于此,云南储香阁食品有限公司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该公司在生产加工肉类时,主要以本地高原小黄牛为主。这些在本地加工好的肉类产品,会被发往全国11个省会的销售点。


自云南储香阁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运营以来,普陀区对其的支持和帮助不容小觑。普陀区投入的帮扶资金以及普陀区援滇干部,都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他们利用援建资金,在鲁甸高原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内,为公司打造了先进的车间和冷库设施。这些设施投入使用后,效果显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产品品质也更上一层楼,产品线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今,储香阁为当地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已经安排129名易迁户、农村劳动力等市民进厂就业,这些员工的人均月收入达到2460元以上。“目前我们生产的冷冻制品种类已从最开始的5种串串,发展到现在串类、凉菜类、预制菜类及新鲜牛肉等30多个品种。”储香阁的相关负责人满脸喜悦地谈论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去年我们完成了2300万元的销售,今年我们预估可以实现4000万元以上的销售额。”记者还了解到,2024年,上海市和普陀区共同投入东西部帮扶资金,在当地实施了16个项目。例如桃源乡岔冲村基质蓝莓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建设项目、梭山镇密所村自然能提水项目、乐红镇关溜村高家河坝乡村振兴示范点等项目都已经落成并且投入运营。

鲁甸县积极探索“朱提好礼”“上海专柜”消费协作模式,为当地“土特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数据统计,通过参加第七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和普陀区2024年对口帮扶地区特色产品展销等活动,全年完成各类云南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达6700余万元,其中销往上海地区的销售额达到3600余万元。

去年,普陀与鲁甸继续深入探索“上海 - 云南”协作模式,上海未来岛产业园与鲁甸产业园携手共建,成立了轻资产管理平台“云南鲁甸沪滇协作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从而有效整合资源、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鲁甸县产业园区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为昭通市六个省级产业园区之一,而且是昭通市首个与上海结对的共建园区。通过沪滇协作机制,该园区成功引进了包括五八农业、东方希望畜牧、金秋电瓷、储香阁食品、领硕核桃在内的14家企业。这些企业的入驻,累计实现招商引资超5亿元,吸纳就业超700人,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促进了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
文章围绕昭通小肉串展开,阐述了它在上海的存在是昭通与上海的一种联系。重点讲述了云南储香阁食品有限公司在沪滇协作下的发展,包括生产、销售、就业等方面。同时介绍了沪滇协作在鲁甸县的多方面成果,如帮扶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消费协作模式的探索以及产业园区的发展,这些成果包括多个项目的落成、农产品销售额的增长、企业的引进和就业吸纳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