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潘家堡村的淡水鱼养殖情况,养殖户苏女士面临资金周转难题时,辽中工行积极提供金融支持的故事,展现了工行金融惠农的成果并展望其助力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
春江水暖的时节,鱼跃鸢飞的景象在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潘家堡村处处可见。走进这个村庄,那鱼塘里的水面波光粼粼,成群的鱼在清澈见底的池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时不时调皮地跃出水面,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在鱼塘边,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投喂饲料,有的在仔细地监测水质,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淡水鱼养殖户苏女士对此有着深深的感触,她由衷地说道:“鱼儿离不开水,这就如同我们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辽中工行的大力支持啊。”
苏女士在潘家堡村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渔业养殖户,她在潘家堡镇拥有一片面积达200多亩的鱼塘呢。她的鱼塘里主要养殖着鲤鱼、草鱼、黑鱼等各种各样的淡水鱼。在一次北方水产科技发展高峰论坛上,工行辽中支行普惠部的客户经理偶然得知苏女士有贷款的意向,于是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论坛一结束,支行就迅速地派出专职客户经理与苏女士取得联系,并且详细地和她沟通了贷款的各项细则。潘家堡镇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再加上这里得天独厚的天然气候条件,苏女士养殖出来的淡水鱼肉质格外鲜美,在市场上非常畅销,她的经营状况也一天比一天好。眼看着自己的养殖事业蓬勃发展,苏女士就想着进一步扩大养殖的规模。然而,淡水鱼的养殖周期比较长,投入的成本又很高,这就导致了资金周转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就像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了苏女士想要发展的道路上。
在了解到苏女士的资金需求之后,支行的客户经理十分负责地到苏女士名下的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走访。他们认真地查看了鱼塘的规模大小,鱼苗的生长状况,还有养殖设施等一系列的硬件条件。同时,他们还仔细地审查了苏女士的账户流水,深入了解她往年的经营收入、成本利润以及融资收入比等各种情况。不仅如此,他们还向苏女士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打听她的口碑信誉。经过综合全面的研判之后,他们认为苏女士的还款能力比较强,完全符合准入的条件。在经历了收集材料、上报白名单等一系列的环节之后,支行仅仅用了短短一周的时间,就成功地为苏女士发放了200万元的贷款。这笔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极大地缓解了苏女士的燃眉之急,为她的养殖事业注入了充满活力的“金融活水”。
“辽中工行为我们发放的这200万贷款真的是太及时了。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我们不但能够引进更多的鱼苗,而且还能够对养殖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这样就能够提高鱼的产量和质量了。我相信,今年的销售额肯定能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资金到账之后,苏女士紧紧握着支行普惠部孙成铭经理的手,激动地说出了这番话。
近年来,工商银行辽宁分行一直在积极地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决策在实际中得到落实。他们紧紧围绕着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不断地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凭借着优质高效的服务,让金融这股“活水”精准地浇灌到乡村的这片沃土之上,从而结出了金融惠农的累累硕果。到3月末的时候,辽宁工行的涉农贷款总量余额已经突破了400亿元的大关,和年初相比增加了37.48亿元,其中农业一产贷款较年初增长了15亿元。
正所谓一渠金融“水”养一方富民“鱼”。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辽宁工行将会持续地发挥金融主力军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金融发展与特色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以金融的力量为翅膀,为辽宁地区在振兴发展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插上“致富的翅膀”。
本文总结了辽中工行对潘家堡镇淡水鱼养殖户苏女士的金融支持过程,展现出辽宁工行在金融惠农方面的积极作为,包括其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模式等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果,强调其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