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2025上海国际车展进行报道,包括车展的基本情况,如参展企业数量、规模等,还讲述了车企围绕车展提前进行的“卡位战”,以及车展上智能与电动发展走向规范化等内容。
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举办期间,除了各大汽车企业展示的新产品与新技术之外,中国青年报社开展的“AI青年遇见上海车展”系列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目光。就在4月23日上午,青年潮车体验官来到展台体验东风汽车的“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并且还和负责讲解的人形机器人展开了互动。这一精彩瞬间被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真齐拍摄记录了下来。
2025年的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作为这一年国内首个、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A级车展,在4月23日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其主题为“拥抱创新,共赢未来”。
根据主办方提供的信息,2025上海车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差不多1000家中外企业前来参展,展览总面积达到了36万平方米。与往届车展相比,这次参展的国家范围变得更广,规模也创下了新的高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像索尼、英特尔、Momenta等将近5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是首次参加上海车展。它们的参与全面展示了汽车产业与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的成果,共同描绘出未来出行的崭新蓝图。
当我们漫步在2025上海车展之中,可以看到配备前沿智能化与电动化配置的新车,可以看到零部件厂商展示的各种“黑科技”,还能看到形式多样的发布会,以及消费者们表现出的购车意愿。这些新的特点相互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中国车市最为强劲的乐章,全方位、生动且立体地呈现出产业发展的全新风貌。
车展的“卡位战”提前就已经打响。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对记者表示:“和以往不同的是,各大车企围绕2025上海车展进行宣传和准备的周期变得更长了。这就表明车企们都想要借助上海车展这个平台,在今年上半年抢占市场发展的有利时机。”
记者也观察到,从4月初开始,就有不少车企陆陆续续举办新车和新技术的发布会,为2025上海车展预热。在4月15日到21日仅仅七天的时间里,沃尔沃、小鹏、鸿蒙智行、阿维塔、捷途、别克等多家车企集中发布了新车型,宁德时代、地平线等头部零部件厂商也推出了全新的技术和产品。
在刘志超看来,车展前企业集中发布新品、提前打响“卡位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当前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营销宣传和新品发布的频率也更高了。在这种形势下,车企利用好上海车展前期的时间,不但能够延长车展整体宣传推广的“黄金期”,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品牌和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现在各大车展的销售属性正在不断增强,在车展前发布新车和新技术并且提前释放重要信息,能够更好地吸引目标客户群体。同时,消费者在车展上选购汽车的时候也会更加有重点和目标,这对于车展期间提高销售业绩有很大的帮助。”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补充说:“提前一周左右发布产品,可以有效避开车展期间的‘信息红海’,利用媒体预热的‘空窗期’形成独家话题,最终实现更好的宣传效果。”
刘志超和张翔的观点在2025上海车展上也得到了验证。展会第一天,在多场新品发布会成为主角的时候,各大车企的销售顾问也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有的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详细讲解发布会和车型的重要信息;有的则通过小礼品、小游戏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前来参观并且留下购买信息。
某合资汽车品牌的销售经理万琳对记者说:“车展第一天到我们展台咨询新品信息,并且表明试驾和购车意愿的消费者接近300人。这样的销售效率是日常工作的十几倍。”
在2025上海车展上,智能与电动的发展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刘志超表示:“2025上海车展上,智能化技术的展示方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转变。车企不再使用‘L2级智能驾驶’‘全程0接管’‘解放双手’等概念来制造营销宣传话题,而是转向聚焦技术落地、用户实际体验和安全边界界定等方面。这种变化既是政策监管发力的结果,也是行业理性回归的必然选择,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领域进入‘价值深耕’的新阶段。”
在2025上海车展前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理解《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的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承担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高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
政府进行监管的背后,是部分车企过度宣传智驾所引起的广泛关注。4月17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2025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智驾技术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企对相关技术的科学传播以及对消费者的教育。只有消费者始终在技术条件允许的边界范围内合理科学地使用智驾功能,才能让智驾持续、平稳地发展。
而在电动化领域,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新安全标准。新国标的主要内容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标准,并且增加了新的测试方法。
刘志超补充说:“在2025上海车展上,不少新能源车企加大了对‘只冒烟不着火’‘不起火不爆炸’等概念的宣传力度,同时也普及了更多有关‘三电’安全的知识。这些都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总结说:“在2025上海车展这场被称为‘中国汽车产业风向标’的盛会上,不管是车企带来的新车与新技术,还是各大品牌在国际化与智能化领域的深度融合,又或者是零部件厂商的积极参与,都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精彩的变革与创新,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智能、更便捷、更环保的出行新体验。
本文总结了2025上海车展的多方面情况。首先介绍了车展的基本信息,包括规模和参展企业等。然后阐述了车企围绕车展提前进行的宣传和‘卡位战’行为及其原因。最后重点讲述了车展上智能与电动发展走向规范化的表现,包括智能化技术展示方式的转变、相关政策监管要求以及电动化领域新安全标准的发布等内容。这些现象都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在不断发展变革,朝着更健康、有序的方向前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