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河大桥火情:顺义十位市民及时报警受奖励

顺义区十位市民在潮白河大桥发生火情时及时报警的事迹,包括他们报警的经过、不同的身份背景等,体现出市民们的警觉、担当,最后这些市民受到表彰,顺义区还将把他们的善举传播得更广。

昨日午后时分,在顺义区行政中心的会议室内,有十位市民显得格外耀眼。他们身戴红绸绶带,郑重地接过了表扬信以及奖励金。这一切的缘起,是在一天前的清晨,顺平路潮白河大桥上突然发生火情。当时,这十位市民,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身份,却都在看到火情的第一时间不约而同地拨打了报警电话,从而为后续的灭火工作以及交通管制等措施争取到了极为宝贵的时间。

在表彰会的现场,有一张面孔看起来特别稚嫩,那就是18岁的李新钰。他可是第一个拨打报警电话的市民呢。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在附近的大排档做服务员。那天他下了夜班之后,就和店长一起到河边去钓鱼。“当时风特别大,桥上的路灯突然就熄灭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天亮之后正常的熄灯呢。”他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说道。不过后来,他看到了黑烟,而且黑烟中还夹杂着火星子,于是他和店长就赶忙拨打了119。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圆通速递的司机张树魁也拨打了报警电话。他正开着一辆长达7米的货车,从南法信前往北小营。当他的车路过潮白河大桥的时候,他看到了烟,虽然当时烟还不是很明显。“我开大车都开了20多年了,凭直觉就感觉事情不太对劲。”他对记者讲述道,“当时心里特别忐忑,要是这不是火灾,报错警了可怎么办呢?”不过,仅仅犹豫了几秒钟,他还是把车停在了路边,拨打了110。

在短短的16分钟之内,这十位路过的市民都拨打了报警电话。他们之中,有司机、快递员、公职人员,也有餐厅服务员、环卫职工、网格员,还有退休居民等等。桥头村村民李志伟骑着电动车过桥,他是要给孩子送校服去,结果闻到了刺鼻的气味;河南村村民王红颜曾经在建筑行业工作过,当他看到大桥冒烟的时候,马上就意识到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环卫职工崔金玺当时正忙着去单位卸车,远远地看到险情就拨打了报警电话。

“一通报警电话,也许仅仅需要几秒或者几十秒的时间,但是就是这样看似很平凡的举动,却反映出了他们的警觉意识、责任担当以及果敢的行动力,同时也折射出了这个城市的温度。”顺义区的相关负责人在表彰会上这样说道。

更为可贵的是,这些市民在报警的时候能够准确地描述位置,并且冷静地说明险情,这使得救援的效率大大提高。就拿张树魁来说,他是外地人,不知道这座桥的具体名称,于是他就把行车记录仪的视频发给了警察。李志伟为了能够清晰地描述地点,在报警之后又返回了大桥附近,给警方发送定位。

刘凤杰也是报警人之一。清晨的时候,她正背着相机前往滨河公园去观鸟。在报警之后她并没有马上离开。“我是顺义人,是一名城管执法人员,平时在单位接受了很多应急培训。到了这种紧急时刻,我有义务保障群众的安全,所以就留在了现场。”刘凤杰这样说道。一直等到公安、交通、消防人员以及救援车辆都到达现场,火情得到控制之后,她才放心地离开。

这十位热心市民之中,最年轻的是05后,而最年长的已经接近80岁了。可是当他们说起自己为潮白河大桥报警这件事的时候,讲述都非常质朴、简短,都称这是一件“小事”。“就是举手之劳罢了。”年逾七旬的吴文亮说道,“换作任何人,都会这么做的。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呢!”

接下来,顺义区将会陆续向这十位热心市民所在的单位,以及他们子女就读的学校寄送表扬信,要让他们的善举被更多的人看到、被铭记。(记者 朱松梅 孟紫薇)

本文总结了顺义区十位市民在潮白河大桥火情发生时及时报警的事迹,这些市民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跨度大,但都展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善良品质。他们的报警行为高效且专业,为救援争取了时间,最终他们受到表彰且善举将被进一步传播。这体现了普通市民在紧急情况下的积极作用和社会的正能量。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300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