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以《奔跑吧9》首播口碑翻车为切入点,探讨国产综艺面临的诸如内容无趣、嘉宾缺乏综艺感等问题,同时分析老牌综艺在新生节目竞争下寻求破局的方向,包括内容创新、纠正节目重心以及嘉宾选择等方面。
4月末的国产综艺市场竞争激烈,各节目为流量各显神通。《浪姐6》靠着陈德容制造槽点吸引眼球,走黑红路线。《五哈5》回归却因主要成员缺失而数据下滑。备受期待的《奔跑吧9》上线后却口碑翻车,观众直呼尴尬,游戏无笑点。《奔跑吧9》首站回到武汉,嘉宾千禧风造型本是亮点,却难掩两大硬伤。其一,游戏形式老旧。虽服化道怀旧,但在旋转木马玩“你比划,我来猜”,在旱冰场玩“我爱记歌词”,毫无新意,像是节目组投机取巧不愿创新。其二,嘉宾综艺感不足。常驻嘉宾增多,能撑起笑点的却还是李晨、沙溢等老人。新加盟的孟子义表现不佳,比如游戏环节气喘吁吁,体力差却来参加“跑男团”。张真源存在感弱、综艺感不强,有他没他对节目似乎影响不大。后续还将安排李昀锐以“奔跑挚友”身份参加,疑似利用他和孟子义的CP热度吸引观众。其实不只是《奔跑吧9》,像停更的《快乐大本营》、热度下降的《向往的生活》和《极限挑战》系列等老牌综艺都面临困境。面对新生综艺的挑战,老牌综艺破局刻不容缓。要创新内容形式,许多竞技节目游戏多为多年前的改编版甚至照搬国外。同时要重视节目重心问题,一些综艺靠放大矛盾、博眼球,像《再见爱人4》《浪姐6》《演员请就位3》等节目利用争议人物博流量,这种“黑红”不是真正的成功,节目应回归初心。此外,综艺需要新鲜血液但不能唯流量,像《极限挑战》新成员难以达到原班人马效果,《奔跑吧》新人有流量却无综艺感难以留住观众。这些老牌综艺的没落给其他节目敲响警钟,节目要以观众为核心,与时俱进创新内容形式、保证原班人马阵容,而不是以数据为核心找流量新人或博眼球。当下综艺竞争激烈,新生综艺如《种地吧》表现优秀,《奔跑吧》若想留住观众,需做好内容、谨慎选嘉宾。本文总结了《奔跑吧9》首播口碑翻车的原因,包括游戏无趣和嘉宾缺乏综艺感等。进而阐述了国产老牌综艺面临的困境,如内容形式缺乏创新、节目重心跑偏、嘉宾选择不当等问题。强调了综艺应以观众为核心,通过创新内容和合理选择嘉宾等方式寻求破局,否则将被市场淘汰。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