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即将来临,不少人准备出游,却遭遇酒店临时取消订单或者房价坐地起价的情况。文中通过小丁的遭遇,讲述了酒店以系统问题为由取消低价订单,重新预订价格翻四倍的事例。同时指出这种酒店“逢节暴涨”、毁约提价的情况并非个例,多地在赛事、考试期间都有类似现象。最后讲述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告诫以及消费者遇到酒店毁约时的维权措施。
“五一”假期近在眼前了。
很多人都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出去旅游一番呢。
车票买好了,行程也规划妥当了。
结果却被预订好的酒店“突然告知要取消订单”。
要是重新预订酒店房间的话,会发现房价已经“噌噌噌”地涨上去了,比原来高出好几倍。
碰到这种事儿该咋整呢?难道就只能默默认栽吗?
就像两个月之前预订的酒店,眼瞅着到“五一”了却住不成了。
今年2月份的时候,网友小丁和她的朋友小杨在一个旅游平台上预订了“五一”期间某酒店的客房。
当时显示预订成功了,酒店也确认了订单,可是临近“五一”假期的时候,酒店却不打算接待他们了。
小丁给酒店打电话询问,前台工作人员解释说是因为系统出了问题,所以订单价格弄错了,需要重新预订。
小丁发现,现在这家酒店以及周边的住宿,价格都涨到了500多元一晚。
重新预订的价格可是原来价格的四倍呢。
据小丁所知,和她有同样遭遇的消费者还有好几个呢。
他们都是在2月以比较低的价格预订的酒店。
目前,小丁多次给平台客服打电话,争取到了退一赔三的补偿。
部分酒店“一到节假日就大幅涨价”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小丁的遭遇可不是个例。
最近几年,部分酒店不但“逢节暴涨”。
还会趁着考试、体育赛事、演唱会等机会“趁机抬价”。
有网友反映,在成都世遗马拉松赛事前一日,都江堰的酒店价格涨得过高。
其中一家酒店把单晚参考价格从168元涨到了1280元,涨幅高达7倍。
还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酒店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取消订单的截图。
多地的市场监管部门都告诫经营者:对于预订的客房不能毁约抬价。
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全国好多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都发布了提醒告诫函。
要求住宿业的经营者要加强价格自律。
严禁在电商平台等渠道预订房间订单生效之后,单方面毁约或者擅自提价。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一个案例分析,再次提醒宾馆酒店要严格履行预订承诺,不能以任何不正当的理由毁约提价。
在此之前,南京市监部门已经发出了“五一”假期价格政策提醒函。
告诫宾馆酒店经营者:如果是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客房服务的,就应该按照约定提供。
如果没有按照约定提供的,应该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且承担预付款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对于消费者提出的合理退款和赔偿要求,不能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内蒙古包头、湖南郴州、甘肃天水、广东汕尾等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也相继发函提醒住宿行业经营者:严禁在电商平台等渠道预订房间订单生效后单方面毁约或擅自提价;不明码标价客房价格或标价内容不规范,价格调整后未及时更新;在标价外加价销售客房或收取未标明费用等行为。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容易出现的价格投诉举报问题,发布了关于维护“五一”假日市场价格秩序的通告。
针对酒店客房价格,该局要求酒店、民宿、网络平台经营者规范定价,保持假日期间房价基本稳定。
明确公示退房时间,因消费者自身原因退房需收取手续费的,要标明收取标准,不得缩短住宿时间、变相提高房价,不得对预订客房任意加价销售,不得对已生效订单擅自毁约、加价销售,严禁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欺诈消费者。
那面对侵权的时候,消费者可以这样维权。
如果酒店突然毁约,消费者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专家表示,遇到酒店毁约,消费者应该采取不取消、不加价的应对措施。
一旦取消了,可能就会被认为是消费者自愿退房,这样消费者的权益就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了。
如果消费者不退房,而是酒店方单方面取消了合同,那就视为酒店违约。
消费者有权要求酒店继续履约或者退费。
具体来说,要做好这四件事:
①留存证据,把和商家的沟通过程录音,保存被取消的订单截图,收集能够证明商家恶意解约的材料。
②联系平台进行投诉,并且要求平台提供商家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
③可以向消协、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追究商家的行政责任。
④采取司法手段,把纠纷交给仲裁机构或者法院处理。
“五一”假期来临前酒店毁约提价现象频发,小丁的经历是众多消费者遭遇的一个缩影。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五一”期间,在其他特殊事件时期也存在。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发出告诫函规范酒店经营行为,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遭遇酒店毁约时的维权方法,包括留存证据、联系平台、申诉行政部门以及采取司法手段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