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的活力源泉:政策、金融、投资等多方面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一季度成绩斐然,背后助力因素多

2025年一季度我国民营经济运行向新向好,新设立民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在企业总量中占比很高。并且从中央到地方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文章分别从金融赋能、投资促进、科创培育、精准服务等方面阐述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与成果。

2025年的一季度,我国民营经济的运行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它宛如一股强劲的力量,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数据上来看,这一期间全国新设立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到了197.9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了7.1%,这个增速是相当可观的,甚至超过了过去三年的平均增速。截至3月底,我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5700万户,在整个企业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高达92.3%。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民提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就像是一把把钥匙,开启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多扇大门,涵盖了金融赋能、投资促进、经贸交流、人才保障、科创培育等多个重要方面,全方位地加力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营造出一个对民营经济发展极为有利的良好氛围。

就拿4月16日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来说,工作人员们都在忙碌地办理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如图,新华社记者李志鹏摄)

先来说说金融赋能方面。民营经济若要发展壮大,金融的支持就如同源头的活水,是不可或缺的。各个地方都在积极推动各项金融政策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变得越来越畅通,融资成本持续降低,融资模式也日益丰富起来,这就像是给民营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补充了元气,极大地激发了它们的创新活力。

甘肃傲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隋晓东讲述了自己企业的情况,他说:“我们公司在当地可是龙头企业呢,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很大。好在政府积极地帮助我们与相关银行进行对接,协助我们去争取融资。目前,我们已经从古浪县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到了一些资金,这些资金对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为了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当地采取了加强政银企合作的方式,搭建起了对接平台,组织金融机构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创新金融产品。自2025年以来,当地已经成功帮助50多家民营企业获得了融资,融资金额达到了1.2亿元。中国农业银行古浪县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周栋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支持县域的特色产业发展,服务好实体经济,再给这些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毕竟,把产业支持好,也是我们金融工作者的一份社会责任。”从整体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普惠小微贷款的增速保持在10%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速更是超过了20%。

再看投资促进方面。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对于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来说,就像是陪伴它们一路前行的忠实伙伴,是非常关键的力量。

研微(江苏)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高端芯片制造中的核心设备。这是一家在耐心资本培育下,在战略新兴产业赛道上茁壮成长的科创企业。研微(江苏)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CFO马仁虎说道:“我们公司现在有160多人,在这个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当然离不开各种资本的支持。尤其是国有资本,在早期给予了我们扶持和引导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各个资本的支持,我们从资金、人才以及自身能力建设等多个角度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

在江苏无锡,以太湖新城集团为代表的国资力量正在撬动社会资本,将目光瞄准科技型民企,助推它们的长远发展。无锡市太湖新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无锡新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茹华杰说:“我们用5年的时间已经累计完成了超过120个基金项目的投资,以超过20倍的杠杆率投资了差不多总规模和企业价值合计将近3000亿元的项目,这样就使得我们以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共创科技创新的模式催生了一批企业。”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汽车智能座舱领域的龙头企业,就是耐心资本“以投资促进创新”的成果。该公司总裁梁国锋说:“这些股东真的就像家长一样,他们不是仅仅通过一笔资金的投资来迅速获取回报。而是在对整个产业的把控,产业技术的发展方面有很多的深度思考,来持续地推动我们的技术创新,同时也在上下游的产业支持、信息沟通上面,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帮助。”

在科创培育方面,辽宁沈阳市浑南区的辽宁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通过以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的方式实现落地转化的民营企业。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这家公司成立仅仅3年多就成功突破了国家在控温芯片领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目前,该公司的专利已经转化成产品,并且进入了40多家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实现了批量供货。

据辽宁省科技厅介绍,为了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更多的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辽宁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大力推动中试基地建设,构建起覆盖全省的中试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站”。辽宁省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为民营企业创新提供“硬支撑”,其中围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减免科技企业税费等方面就有近20条政策。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胜秋表示,下一步辽宁将出台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集聚,提升民营企业技术策源能力,加速民营科技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目的就是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活力。

最后说说精准服务方面。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们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也理解得最为深刻。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黎敏说:“上海优质的营商环境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这能够更好地助力我们走向国际舞台。”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诞生在上海的一个小街巷,以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为起点不断坚持创新突破,经过10年的努力,将中国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带到了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谭黎敏还说:“今天西井科技的智能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了海陆空铁、工厂等多个场景,这和上海本身开放创新包容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

(西井科技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2月5日,蛇年的首个工作日,上海发布了《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也就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这已经是自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8年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大会了。类似这样的举措在其他地方也并不少见。从调研座谈、信件沟通,到举行外资企业圆桌会,再到民营企业家在“新春第一会”上“站C位”“唱主角”,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和部门坚持向企业询问需求,建立并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机制,面对面地听取意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在广西北流市,当地的相关部门在项目落地、企业用工、经营保障等方面主动靠前服务,吸引民营企业在当地扎根生长、发展壮大。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广西·玉林)北流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学文说:“我们北流产业园区位优势明显,园区配套设施完善,我们可以做到厂房拎包入住,提供‘妈妈式’的服务跟踪。”北流市拥有民营企业1.6万余家,占该市企业总数的85.5%。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就如同这鸭,哪里的营商环境好,它们就往哪里走。改善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持之以恒、持续用力,积极创新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强化执法监督,从而营造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一季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向好,新设立民营企业户数增长且占企业总量比例高。中央到地方出台众多政策助力,从金融、投资、科创、服务等多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各地也有许多成功的实践案例,改善营商环境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这是一个需要各方长期努力的过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344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