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滥施关税后,中国外贸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如订单减少、利润压缩等,同时也阐述了这些企业积极应对,包括探索新路径、拓展多元化市场、打造品牌等,并且政府和平台也在助力企业应对挑战。
近期,美国肆意加征关税,使得全球贸易局势变得紧张起来。中国的外贸企业也未能幸免,遭遇了成本不断上升、订单数量急剧减少等一系列不利状况。那么,从具体的情况来看,中国外贸企业究竟需要去克服哪些困难与挑战呢?
美国市场需求降低,众多订单被取消。
对于那些美国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外贸企业而言,美国政府提升关税后,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成本大幅增加。这就导致美国的客户购买中国商品的意愿大打折扣,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订单被暂停、减少甚至直接被取消的状况。在浙江台州临海市有一家企业,该企业主要生产厨房家居类的塑料用品。据悉,这家企业已经在海外市场深耕了20多年,其75%的产品都销往欧美等国家。此次美国关税上涨,这家企业的订单损失超过了1.5亿元。
企业利润遭到削减,构建新的供应链体系。
企业的利润被压缩了。为了应对关税问题,部分企业调整了供应链,将一些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但这会让生产管理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等增加。同时,由于关税上涨和需求减少,产品价格受到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有一家生产汽车空调滤清器的企业,总部位于广东东莞。为了打造“中国总部 + 海外节点”的分布式供应链体系,该企业于去年8月在泰国建立了工厂,而产品的核心研发和高端部件生产环节仍然留在东莞。
探寻出口转内销的新路径。
出口转内销的产品需要做出调整。企业在开拓其他市场的时候,不仅要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标准、认证要求等,还得适应市场需求、消费习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出口转内销时会面临不少难题。在厦门,有一家主要出口织带饰品的企业就曾经一度陷入“停摆”状态。
据了解,这家企业销往美国市场的产品主要是“拷克带”。这些印有雪花、麋鹿、圣诞树等图案的拷克带,是西方节日里用于家居装饰的常见物品。现在,这家企业正在对这些元素进行“大改造”,使其变成适合内销市场的产品。
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
美国的关税政策变动频繁,缺乏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企业很难制定长期的生产、销售和投资计划,这就增加了企业经营决策的难度和风险。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产品占比约为16%。这家企业在美国加征关税后,出口到美国的冰箱、洗衣机等电器积压了将近3000台。虽然美国客户预付的30%定金足以覆盖大部分重新翻包的成本,但少了三分之一的出口订单,企业仍然需要通过开拓多元化市场来抵御风险。
今年是个机遇,坚定决心打造品牌。
面对美国滥施关税所造成的困境,中国新一代的外贸人正在积极调整策略,寻求突破困境的道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走进生产一线,去了解真实的情况。
在“关税战”的背景下,记者在广东遇到了一位女老板陈国霞,她经营的玩具厂主要以出口为主,客源包括日韩和欧美市场。从事外贸工作18年的她,前不久第一次和美国老客户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陈国霞说:“实际上,中国的工厂挣的都是最低的利润,真的是辛苦钱。加税25%的时候,我们和美商吵得特别激烈,那就各承担一半。关税到50%之后,我就不再谈了,看都不看了。你们必须要提高销售价格,想清楚了,我们再来谈。”
陈国霞开厂18年,一直为全球高端品牌代工。和老客户吵成这样还是头一遭。面对关税的压迫,她拒绝了美国客户的压价。给世界顶级品牌代工,陈国霞其实不愁销路,但这场关税战却戳到了她的痛处,也戳中了许多外贸企业的痛处。相关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知识产权是人家的,商标是人家的,现在先暂停出货,生产出来怕客人不要,不生产工人又要闲置。给人家做代工,一点话语权都没有。五六年前,就一直在说,大家一定要赶快想办法做品牌、做品牌、做品牌。”
两周前,国家发布了相关政策,帮助外贸企业拓宽内销渠道。电商平台派人来挑选商品,这一仗,大家决定一起打。京东相关负责人坦诚地说:“其实,很多企业不了解国内的市场情况,想做却不知道如何开始或者切入电商平台,也不知道到底难不难,团队人员的配置等一系列方面,可能还是会有一些投入。”陈国霞明确表示,他们已经下定决心,相信今年一定是个机会,如果今年的品牌都做不出来,国内市场打不开,后面就没有机会了。
晚上9时40分,刚刚下班的工厂,他们的生产线还亮着灯。在另一边是员工宿舍,挂着好多衣服。一些企业借着这个挑战,思路和眼界开始发生变化,重新振作起来,鼓足精神,再去拼搏一次。
政府搭建平台,多方联动助力企业拓展销路。
中国外贸企业以变化应对变化,积极地应对风险和挑战,而从政府到平台也都在主动出击,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中国外贸企业逆势而上的底气所在。
政府搭建平台、多方联动,一场助力企业拓展外贸转内销的行动正在各地展开。在北京,商务部门开展了“外贸优品网上行”出口转内销对接活动。多家平台通过开设专区、开通优质外贸企业绿色入驻通道、启动外贸优品专项扶持计划等措施给予支持。湖北武汉在4月26日启动了外贸优品中华行湖北站暨“乐购湖北”消费季,200多家国内外贸企业现场展示,同时在线上打造外贸优品专属线上销售专区,支持外贸企业开设网店。
广交会:开拓市场,线上线下共同发力。
中国企业的底气从哪里来?可以从正在举行的广交会上找到答案。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线下展展览总面积51.5万平方米,与此同时,供采双方都在积极开拓线上新渠道,将广交会现场展示搬到线上,为贸易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在一家陶瓷家居企业展位上,参展商通过实景拍摄,在线上同步展示商品亮点,实现全球贸易“朋友圈”扩容。
优化供应链全球化布局,拓展新兴市场。
中国企业的底气还来源于提前布局的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布局。有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减少了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开始布局海外产能,计划2025年在墨西哥、越南、泰国等地设立分公司,协助客户在这些国家建厂或设立海外仓。
量身定制降税减税方案,出口享惠更便捷。
在拓展新兴市场的同时,一些企业还借助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优惠关税政策,申领原产地证书,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在江苏常州,当地海关依据不同企业的业务特点与出口方向,量身定制降税减税方案。同时,多渠道指导企业申请“经核准出口商”资质,获得资质后,企业可自主出具原产地声明,与传统的原产地证书具备同等效力且无需再到海关签证,享惠更加便捷。
美国滥施关税使中国外贸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如订单减少、利润降低、不确定性增加等,但中国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如调整供应链、探索出口转内销、拓展多元化市场、打造品牌等,同时政府和平台也积极助力,中国企业也凭借自身布局等拥有应对底气。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