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在面临美国“关税战”冲击时,不同外贸企业的应对情况,以及地方职能部门与企业携手应对难关的举措,展现义乌外贸的多元性、韧性以及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浙江义乌,这座举世闻名的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犹如一颗璀璨的商业明珠,汇集了多达210万种商品。这里每天有超3000万件快递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磅礴之势,发往全球各地,完整地涵盖了日用消费品的全链条。义乌,这个有着“卖全球、买全球”响亮名号的地方,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一头紧密地连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一头则紧紧联系着210多万家“中国制造”企业,背后更是牵涉着3200余万名工人的生计。然而,“关税战”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而来,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义乌首当其冲,遭受了正面的强烈冲击。近日,央视记者不辞辛劳地来到浙江义乌进行深入调研,他们犹如敏锐的观察者,穿梭在义乌的大街小巷,走访了多家外贸企业。这些企业在对美方市场依存度占比方面各有不同,它们是否被这场“关税战”波及?如果受到影响,影响的程度又有多深呢?在贸易壁垒的重重阻拦下,它们又将如何巧妙应对?而地方职能部门又会怎样与企业并肩作战,共渡这艰难的时刻呢?当走进义乌商贸城,那是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目光所到之处,到处都是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外商们,他们像寻宝者一样在店铺里精心挑选商品。在这里,几步就能碰到一个外国人,这样的人员密度,生动地让人感受到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所散发出来的巨大商业流量。义乌国际商贸城宛如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这里有7万多家商户,其中有3000多家参与对美贸易。记者根据对美市场依存度占比的差异,对部分对美商户展开了访问。主营电子产品的毛业强,他的美国市场大约在每年销售额中占到10%左右。这位毛业强先生显得很从容,他表示库存的情况还算不错,因为其他地区的订单量如同及时雨,能够轻松消化美国这一部分订单,美国关税对他而言形不成什么威胁。他还提到,东南亚以及非洲的市场变化很大,以前这些地区的客户可能一次下单几十个产品,但是现在动不动就下单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这已经成为很正常的现象了。毛业强今年的主打产品是智能蓝牙眼镜,这是一款集通话、音乐、触控等多重功能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这个月刚刚推向市场,就已经成功签下了来自南美、中东和非洲等地的订单。为了更好地开拓和满足多元化市场的不同需求,从今年开始,毛业强加快了产品上新的速度。他自豪地说:“光这个月就上了30个新品耳机,平均一天一个呢。现在我们就是要不停地开发新产品,也就是把自身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起来。义乌的市场就好比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展会,365天全年无休,它的潜力是极其巨大的。”而且,毛业强介绍说他目前一半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那么,当美国市场比例在一家商户的销售额中达到4成的时候,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呢?记者采访了一位经营了20年玩偶生意的商户,她就是王许雪。当时她正忙得不可开交,趁着刚空下来一点的间隙接受了采访。她表示今天美国的客户还订了好几个单子,金额达到几十万。当然,其他国家的订单也不少,像墨西哥、阿根廷、南美那边的订单就比较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关税加征之后,仍然有美国客商给她下订单。王许雪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义乌的小商品在全球市场上始终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她进一步解释道:“有可能美国采购商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毕竟他们的利润比较高,比如说在进货价基础上翻个10倍20倍的,所以说涨个一两倍的关税根本不会影响到他们的采购决策。”当被问及是否担心被其它国家的供货商所取代时,王许雪充满自信地说:“我们义乌可是世界闻名的,这里的商品价格比较低,质量却比较好。像那些工价比较低的其它地方,是生产不出这种工艺水平的产品的。”这也充分显示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参与对美贸易的3000余家商户中,还有一些对美市场占比超过五成的商户。经营光学仪器生意的陈嘉佳就是其中一位。去年,她将10万余件产品销往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美国市场在她的销售总量中占比超过一半。这次美国的“关税大棒”就像一记沉重的打击,让这位90后的老板娘一度陷入困境。她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原本打算卖给美国的产品该如何处理。不过,陈嘉佳却有着意外的收获,她说道:“我就当天发了个朋友圈,很多货,都被我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客户都拿走了。”更让她没想到的是,看到她发的朋友圈后,另一位阿富汗的客商也前来询问。陈嘉佳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在其他的国家货是不愁卖的,因为这个产品是无可替代的。全球的光学产品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来自中国制造。他们要么就不卖这个产品,要卖,就必须从我们这边拿货。”此时的陈嘉佳,已经看不到“关税”给她带来的阴霾,反而充满斗志昂扬的信心和底气。她自信地说:“因为我们的产品在全球是最具有性价比的,因为中国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供应链,国外如果想去做,没有二三十年的积累积淀,是做不了的。”而且,陈嘉佳的底气来源于中国门类齐全的生产体系,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她还提到:“以前叫‘中国制造’,但是现在是质量的‘质’,我们中国不仅能做,还能有好的质量。我不做美国市场了,我可以做其他国家的生意,比如说像巴基斯坦的客户,今年的订单已经是比去年翻了两倍了,我接下来要去国际性展会,我有计划要去南美。”化妆品产业是义乌的支柱性产业,相关数据显示,义乌生产的化妆品占全浙江省的1/3。记者此次还走访了美国市场占比超过50%的大型化妆品企业,在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他们又是如何思考应对的呢?周艺茹是义乌一家化妆品公司外贸业务的负责人,公司的产品远销中东、欧美等近百个国家地区,其中美国市场的占比达到一半以上。周艺茹坦诚地说,目前的关税确实给公司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她表示:“他们目前情况下都是要求我们暂缓出货,但是订单还是不能停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也是有供货周期要求的。我们已经跟这些客户合作了十几年,这么长的时间,他们也没有办法完全离开我们。”周艺茹正在就发货问题,和美方客户积极地进行沟通,目前也已经有了几个备选方案。而面对当下复杂的外贸形势,公司管理层更多地在思考如何加强修炼内功,以解除后顾之忧。她介绍说:“我们不怕这次的危机,我们坚信就是危机跟新的机遇是共存的。其实在2024年的时候,工厂就已经引入了数字化,比如说引进了一些AGV新型机器人搬运机。”周艺茹还提到,对老旧厂房进行数字化改造,生产效率可以提升40%,库存周转率可以提高50%。这一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家企业所在的园区,还有多栋在建的新厂房。在如此复杂的外贸形势之下,这些新建筑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该企业的销售总监骆锦钢解释说:“我们这个园区几乎是每个工厂都在改扩建,主要是因为原来的老旧厂房已经是不适合现在的环境下的生产规模体量,根据现在的复杂环境,在练内功,所以未来的企业会打造成智能化、数字化更高端的这种生产型企业。”义乌借助“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发展多元化市场,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根据义乌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义乌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超1000亿元,占义乌货物贸易总值的六成以上,达到了66.8%,这充分表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成为义乌进出口的主要市场。为了应对关税冲击,义乌的一些商家积极调整策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备货和成品库存。产品即使涨价,依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要让中国的外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摆脱过去“外贸代工”“低价低质”的刻板印象,实现品牌化管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那么义乌是怎么做的呢?哪些人在为此努力呢?自美国不断扩大加征关税以来,赵丹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走访辖区内的外贸企业,了解企业困难和需求,为企业出谋划策。义乌海关副关长赵丹说:“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过去,中国制造通常是‘贴牌代工’的符号,代工厂按照品牌方来组织生产,所以没有定价权,整个代工食物链就被碾压成这样。”在近期密集的调研中,赵丹发现有个别企业,缺少自己的自主品牌,没有产品定价权。这次关税风暴的来临,也让赵丹和这样的外贸企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树立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电子秤生意的吕成均,美国市场大约占他贸易额的10%左右,而此次关税加征并没有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这得益于公司自主品牌战略的超前布局。十几年前,吕成均就开始打造自主品牌,目前他销售的所有产品都有自主知识产权。他坚定地说:“我们不做代工,为什么?因为代工是帮别人打工,自主品牌的话,我们自己去发展。一定要这样走,因为不做品牌,意味着你没有话语权;不做品牌,意味着你没有生命力,意味着以后没有未来。”谈到此次关税,吕成均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策略。他说:“我们要和国家保持一致,他来,我们欢迎,他不来,我不强求,我们可以卖掉原本订给他的产品,但是他需要我们的产品的时候,是需要周期的,这一点我们一点都不慌的。”如今,吕成均的产品已销售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引导和帮助更多的企业主能够像吕成均一样,在国际贸易中把握主动权,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义乌海关在全国创新推出首个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平台,为我国自主品牌出海保驾护航。义乌海关副关长赵丹还提到:“一季度新增的自主品牌备案仅浙江省就超过了1200多项,居全国首位,这也充分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走自主品牌化的发展道路。”走自主品牌化发展道路,可以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摆脱低价竞争的困境,在市场上拥有更高的定价权,获取更多的利润。近年来,义乌主动求变,2023年,向全球发布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出海计划。目前,这项计划已在20多个国家落地,帮助近5000家经营主体开拓海外市场。“世界超市”正以“小商品大市场”的实践,在国际贸易浪潮中提供了应对不确定性的答案:那就是用开放、多元与韧性,拥抱全球化的未来。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在“关税战”背景下,不同外贸企业因对美市场依存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应对情况。一些企业受影响较小甚至未受影响,主要得益于市场多元化、产品性价比高、完整的供应链等因素。同时,企业积极修炼内功,如进行数字化改造,还有的通过打造自主品牌来提升竞争力。义乌也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多元市场,并且推行品牌出海计划,展现出开放、多元和韧性的特质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