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天到AI 儿童文学作家葛竞新作“少年AI探险团”系列出版

4月19日,广西南宁“八桂书香节”现场迎来了一场充满科技感与文学魅力的图书分享会。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竞携新作“少年AI探险团”系列亮相,她以“AI世界的探险之旅,科幻文学的想象奇遇”为主题,与现场小读者展开了一场充满科技感与文学温度的对话。

活动由儿童文学作家孙睿主持,儿童文学名家秦文君、王勇英作为嘉宾出席,共同探讨AI时代儿童文学的创新与传承。

分享一开始,主持人孙睿以幽默的开场白拉近了活动与观众的距离。他分享了自己参与动画编剧的经历,并提到他创作的以航天为主题的图书中也有AI机器人的形象,与葛竞创作的“少年AI探险团”系列的主题不谋而合。“少年AI探险团”系列将AI技术与探险故事相结合,讲述了少年们与机器人伙伴共同破解谜团的科幻故事。

葛竞在分享中透露,这套书的创作灵感源于她参与科幻电影的制作,以及采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经历。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她曾将刘慈欣的《地球大炮》改编为电影,并运用AI技术生成角色形象、进行场景设计。她提到:“AI能在几秒内呈现人类需要数月构思的画面,这种‘魔法’让我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在书中体验科技的魅力?”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秦文君对“少年AI探险团”系列的文学性高度评价。她提到,“少年AI探险团”系列没有因为写科幻主题而牺牲文字的美感和文学性,这与当下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常以对白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体不同。书中“棉花糖般的云海”“松木的清香”等描写,让科技故事充满诗意。秦文君认为,书中用爱化解AI危机,“少年AI探险团”系列是一套在硬核科技的外壳下,包裹着人性温暖的图书。

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勇英则从科幻迷的角度出发,指出AI正在拉近科幻与生活的距离——书中的无人机、智能手表已走进现实,而孩子们在学校接触的编程课和机器人课,正是对未来世界的“预习”。她笑称,自己在学生时代是由“狗接送上学”的,而书中由“机器人接送上学”的设定或许即将成真。

活动现场,葛竞邀请小读者上台,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高科技,将整个分享会推向高潮。一名高年级的学生讲述自己用AI工具“豆包”辅助编程的经历;另外,有不少小读者大胆想象出能变形的智能家具、能扫地的手机,甚至还有在天上飞的房间。童趣与创意引得全场掌声不断。葛竞还用自己儿时创作第一个故事的经历和“脚印观察游戏”激发小读者的创作灵感。她鼓励孩子们用“如果”造句,展开想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韩世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26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