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五一”和“端午”节日将至,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为了规范节日期间各经营主体的价格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而做出的联合提醒告诫内容。告诫内容涵盖增强守法自觉、执行明码标价、禁止价格欺诈、强化重点商品和行业价格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风险提醒等多方面,同时表示将加强监督检查,欢迎群众监督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记者 吕少威)2025年的“五一”与“端午”假期即将来临。在这个消费旺季即将到来之际,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为了让节日期间的市场价格行为更加规范有序,给消费者营造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联合发出了一系列提醒告诫。
首先,各经营主体要增强自身的守法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经营主体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切实加强价格自律。在经营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守信的原则,秉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理念,为维护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明码标价是经营主体必须认真落实的规定。这一规定的目的是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由于商品和服务、行业、区域等存在各自的特点,所以在标价时要做到公示的价格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例如,销售商品的时候,要明确标示出商品的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提供服务时,则应当标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价格或者计价方法。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以及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都是不被允许的。并且,在现代网络销售发达的情况下,经营者通过网络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也要通过网络页面,以文字、图像等方式进行清晰的明码标价。
再者,价格欺诈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经营者绝对不能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来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无论是通过实体店线下经营,还是电商平台、线上旅游平台、APP、直播营销等各种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都不能出现诸如低价诱骗高价结算、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履行价格承诺等价格欺诈行为。
另外,重点商品和行业的价格规范需要进一步强化。
在民生商品和药品方面,经营粮油肉蛋菜奶等民生商品、药品的经营者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他们不能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对于交易场所提供者,各卖场、商场、市场、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等要承担起对场所(平台)内经营者的规范和引导责任。而各相关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也不能组织经营者串通涨价,操纵市场价格。
交通客运市场方面,各客运公司、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公司、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公司、汽车租赁、救援托运、停车收费、充电设施经营等单位要自觉规范价格行为,维护交通客运市场的价格秩序。例如,要落实好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高速公路服务区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收费应做好明码标价。停车收费经营单位要按规定明码标价,按政策对相关车辆实行减免优惠。
住宿行业里,各类宾馆、酒店、民宿等经营者提供住宿及服务时,应当在收费场所的醒目位置标明客房类型、计价方式、价格、另外付费项目及收费标准等内容,并且要切实履行价格承诺,不能在预订房间订单生效情况下擅自提高价格。
餐饮服务行业也有相应要求。对于同一种类菜品,因产地、规格、等级等特征不同而实行不同价格的,应当针对不同的价格分别标示菜品品名,以示区别;对价格较高食材,应以清晰、醒目的计价单位和明确、具体价格进行表述,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不得采用模糊表述标示。实行先消费后结算的,应当在结算前向消费者出具结算清单,列明所消费的项目、价格以及总收费金额等信息;提供外卖打包服务的,要做好外卖打包费明码标价。
旅游景区方面,经营者应当在景区入口、售票处或者售票电子平台显著位置做好明码标价。景区内游乐场、缆车、观光车、游船等服务项目,应当在售票处等醒目位置公示价格信息。不得私自设立“园中园”,擅自增设收费项目,变相提高门票价格,要落实对特殊人群应执行的相关减免、优惠措施。景区经营者以及景区内相关服务行业经营者不得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
节日特色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旅游特色商品等相关商品零售经营者要依法行使自主定价权,遵循公平、合法、诚信原则合理制定价格。在销售商品时进行价格比较的,标明的被比较价格信息应当真实准确。
电影、文娱演出、露营场所等经营者要严格规范价格行为,做好明码标价、收费公示工作,不得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
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在有偿提供修理辅料、零配件或者销售其他产品时,应当标示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等信息,不得漏标。家电维修服务经营者提供上门维修服务的,维修人员应当在服务前主动向消费者出示与其在经营场所明码标价内容一致的价目表或价格手册等,或在服务前主动告知消费者,以便于消费者选择、查询并充分了解服务收费情况,经消费者确认后方可提供相应服务并收费。
还有法律风险方面的提醒不能忽视。经营者如果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可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价格欺诈行为的,最高可处5倍违法所得或50万元的罚款;构成哄抬价格行为的,最高可处5倍违法所得或300万元的罚款;构成相互串通、操纵价格行为的,最高可处5倍违法所得或500万元的罚款;经营者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最高可处5倍违法所得或200万元的罚款。
在“五一”“端午”期间,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会持续加大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于那些经提醒告诫后仍然拒不整改的价格违法行为,将会依法严肃查处。如果情节严重的,还会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被欢迎对经营者及相关单位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价格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投诉举报。
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在2025年“五一”“端午”将至之时,针对各经营主体的价格行为作出全面告诫,包括守法自觉、明码标价、禁止欺诈等多方面内容,同时强调重点商品和行业的价格规范,以及对违法价格行为的处罚规定,还表明了监管部门将加强监督检查并欢迎公众监督举报的态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