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与“花园”:沪英两地的经济潜力

文章首先讲述了上海春日的赏花盛事,如奉贤菜花节和顾村樱花节带动的消费与周边商业增长,赏花经济突破单一观景模式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发展的纽带,还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自然美学智慧。接着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引出英国的“花园经济”,阐述了其从历史发展到如今成为重要绿色引擎的历程,包括园艺传统的起源与发展、产业链的重构、技术与文化的赋能以及制度创新等多方面内容。

春日的上海,繁花似锦。奉贤菜花节与顾村樱花节落幕,它们分别吸引超30万与99万人次客流,直接消费超200万元,有力带动周边商业繁荣。“赏花经济”已不只是观景,它是城市消费升级与乡村振兴的连接桥梁。当樱花映衬高楼、油菜花海投影玻璃幕墙,上海的花事已超出季节意义,成为解读城市生命力的独特视角。人们追逐花期,这种行为反映出城市化进程中人与环境关系的重塑,城市既要有高效运转,也要有温暖的自然景观。近年来,上海城市规划融入自然美学,社区口袋公园、高架桥墩、滨江岸线等都有花的点缀,互联网上的“城市追花地图”催生社交文化,花期虽短却提升了市民对城市细节的感知,成为衡量生活品质的新维度,这也是一线城市解决规划同质化的新办法。2019 - 2020年,我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英交流学习。其间发现英国人多喜爱园艺,英国园艺发达,有众多园艺中心和零售市场,大部分成年人常去园艺中心,2017年在园艺商品上消费达75亿英镑。追溯英国园艺历史,19世纪市民阶层崛起促使园艺兴起,因精力和经济所限,英国有了很多公园且开放多年。对英国中产阶级而言,花园是身份象征。英国还有配额地这种土地形式,用于园艺且租金便宜,退休人员更优惠,它也是社交场所。英国人的园艺是包含多种元素的完整体系,会种野花吸引昆虫、安装喂食器等,英国园艺节目不提倡用农药,女王花园也不用。从皇室园林到社区花园,从切尔西花展到家庭盆栽,园艺已深入英国人生活,园艺产业价值百亿英镑。英国园艺历经从精英到全民的转变,如今花园经济是重要绿色引擎,2023年园艺产业规模达154亿英镑,直接雇佣超57万人,算上衍生价值对GDP贡献超242亿英镑,切尔西花展和国家信托管理的花园都有可观的经济收益。英国花园经济正经历变革,突破传统种植与销售模式。新兴领域如智能设备、垂直农业发展显著。如中国企业的太阳能自动灌溉系统在园艺博览会上受追捧。消费需求变化使新一代园丁倾向智能解决方案。这催生新产业生态,如威斯利花园的技术输出链条,曼彻斯特的垂直农场创新生鲜供应链模式。如今英国“花园之国”受科技和文化革新影响。在科技方面,园艺业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如剑桥大学的植物预测技术、农业无人机授粉、智能灌溉系统等。智能设备普及重塑产业格局,割草机器人发展迅速,区块链技术用于产品溯源提升供应商溢价。在文化方面,切尔西花展成为跨界营销秀场,城市更新中花园文化转化为经济符号,如伦敦金丝雀码头、邱园、科茨沃尔德庄园花园、苏格兰因弗鲁花园的创新举措。英国在花园经济制度方面也有创新。国家园林规划鼓励私有花园开放,有商业促销折扣模式。政府扶持昆虫蛋白产业发展,有税收政策鼓励节水灌溉,教育体系变革培养新型人才。虽有传统园艺工会与科技企业利益冲突,但政府推出“技能重塑计划”缓解矛盾。英国花园经济的百年发展表明,传统与创新融合、文化与科技共生是产业永续发展的关键,英国构建的生态网络为全球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启示。

文章对比了上海的“赏花经济”和英国的“花园经济”。上海的赏花经济带动商业增长并影响城市规划,而英国的花园经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传统园艺发展到如今多方面变革创新,包括产业链、技术、文化和制度等方面,成为重要的绿色引擎,两者都在经济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上有独特的体现和启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62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