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在人才工作方面的举措,包括如何育才、用才以及留才,展现了该地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在人才领域可谓是精心耕耘,积极为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攒能量。
在育才方面,可谓是多策齐发,恰似激活发展的“源头水”。该地区紧扣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招引的需求,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多元路径。一方面,深入挖掘农村实用人才,精心构建乡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并且依靠实用人才实训基地,举办了多达18场的农技培训会,参与培训的人员数量达到3000人之多。同时,梅里斯区举办了乡村振兴“兴农人”擂台赛,选出并树立了9名“兴农人”典型,他们就像星星之火,可以带领群众走向致富增收的道路。另外,梅里斯区还与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6所高校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成功解决了啤酒花、玉米、蔬菜等生产过程中的难题,打造出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服务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上也毫不含糊,开展了21期培训大讲堂,优质学员的培训数量超过20000人次。还打造了“巧手生花 指尖生薪”巧手工作站,举办“达绣培训班”活动,培训学员380多人次。
在用才方面,做到各尽其能,构建实战的“练兵场”。秉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的原则,注重人才的合理使用。围绕区域的主导产业,合作打造了“头雁”工作站、教授工作站等7所平台载体,以柔性引进的方式引入专家人才、高层次人才80多人,开展了10余项科技试验,有力地推动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创新性地制定“红新书记助企 创新服务企业”工作机制,为企业解决了20件问题,协助企业争取到8项优惠政策。与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合作共建“黑龙江梅里斯洋葱科技小院”,柔性引进教授7人、研究生4人,携手解决洋葱贮藏加工产业化生产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延伸了洋葱产业链。
在留才方面,无微不至,营造出一个让人才长久栖息的“暖心港”。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凭借推动区域协同和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来吸引和集聚人才。专门设立人才服务窗口,为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就医出行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服务。建立科技专员到企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广泛收集15家企业的科技需求,组织科技人员入企服务。与龙江银行合作推出“人才贷”,积极落实创业指导、推广创业贷款,已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71万元,带动了47人就业。利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帮扶黑龙江中蓝食品有限公司和龙记珍牛等企业,壮大本土特色产业。建设酒店式人才大厦,并且对人才影院、人才健身活动中心、人才书屋等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打造。成立人才工作服务专班,推行“人才首席服务员”制度,为人才提供高标准、高品质的生活保障。
本文总结了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在人才工作上的全面布局。从育才的多元化路径挖掘、用才的合理适配原则到留才的全方位贴心服务,该地区在人才的培育、使用和保留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这将为其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