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太湖县城西乡如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长

太湖县城西乡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任务,通过抓住“引资源、育产业、留人才”这三个关键环节,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在资源整合利用、产业发展模式探索、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为。

近年来,太湖县城西乡始终把党建引领当作主要的工作抓点,紧紧围绕着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这一目标和任务不断努力。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进程中,这个乡积极寻找突破瓶颈的方法,尤其重视“引资源、育产业、留人才”这三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从而大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能够持续并且稳定地增长。

城西乡的朱润洪提供了该乡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图片资料。从这里可以看出养殖业也是城西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西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精心布局谋划“引资源”这一环节,以资源的融合来激发最开始的发展动力,也就是所谓的“源头动能”。他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如同下一盘棋那样整体规划,将党组织的优势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优势。乡里面主要负责的同志以及蹲村党建指导员会定期到村里召开专门的会议,组织村里的“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成员一起深入分析和判断本村的优势与短板,仔细梳理本村的资源禀赋情况,并且分类建立起集体资产的台账、特色产业的清单以及乡贤人才库等。尤其重点对那些闲置的土地、水面、厂房、校舍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让这些闲置的资产摇身一变成为发展的资本,这样就形成了从上到下都能联动起来、大家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自从2024年开始到现在,总共已经组织召开了3次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研判会,成功盘活了5处闲置的资源资产,每年能够为集体经济增加将近57万元的收入。

城西乡还在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方面下功夫,精心细致地去“育产业”,通过强化产业的链条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他们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产业布局情况,确定了“系统谋划、示范带动、整体推进”这样的工作思路。按照每个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地去精准找到适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大力发展茶叶加工、红心猕猴桃种植、稻虾综合种养、种鸡养殖等具有特色的产业,努力打造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策”的发展格局,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并且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界限壁垒,推进“强村带弱村”这种发展模式,构建起“村企合作”“村村联合”等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整合各方的土地、资金等优势资源来入股,共同建设标准化厂房等集体经济项目,这样就从以前的各个村“单打独斗”转变为现在的“抱团发展”。到2024年的时候,集体经济方面村均经营性收入达到了93.12万元,收益达到了79.67万元,与上一年相比,经营性收入增长了40.82%,收益增长了62.64%。

城西乡还在健全长效机制方面努力,优化发展环境以便“留人才”,通过人才的集聚来点燃乡村振兴的引擎。持续地选拔优秀人才、合理配备人员、管理好干部队伍,重点把那些在产业发展方面是能手、是致富带头人,以及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吸收到党员队伍和村后备干部队伍当中。坚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的理念,积极带领并且选派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前往芜湖市、杭州市等地区,重点学习这些地方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采用“理论学习加上实践锻炼”的方式,引导乡村干部广泛并且主动地参与到产业项目发展的一线当中,切实拓宽“选育用管”的渠道,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而且注重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在本地搭建平台、与在外的老乡建立联系,优化服务内容、加强保障措施,大力吸引旅游业、制造业、养殖业等各个专业领域的人才回到家乡来创业就业。(朱润洪)

太湖县城西乡在党建引领下,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在引资源方面通过组织引领整合闲置资产增收;育产业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且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留人才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人才为发展提供支撑,从这三个环节入手,有效地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收入增长、发展模式创新等多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80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