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机器人G1参加马拉松表现不佳遭受质疑后,官方通过一场长跑测试直播来为自己正名,包括直播中的场地、G1的速度、耐力等表现,还提及与其他机器人对比、电池更换等情况,同时也回顾之前半马比赛中的争议以及被质疑的根源,最后阐述宇树用实际行动澄清质疑并强调算法的重要性等内容。
前段时间,民间版的宇树机器人G1参与马拉松赛事,然而其表现不尽人意,这一情况使其遭受诸多质疑之声。
就在昨日,宇树官方开展了一场G1长跑测试的直播活动,这一举措就像是一场自我正名之旅。
此次宇树的直播场地选在了一所学校的跑道上。在直播画面中,可以发现有不少同学主动跟着G1一同奔跑,那场面颇为有趣。
那么在这次测试里,G1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从直播画面中能够看到,G1的最高速度达到了3 - 3.5m/s,而在长跑过程中的速度为2m/s。整个长跑过程持续了118分钟,总共跑了40圈,累计里程达到13.2公里。
将这个数据换算一下,其平均速度接近9分配速,也就是说大概1公里需要跑9分钟。这个速度对于很多人类跑步新手来说是比较常见的速度,虽然在人类眼中这速度不算快,但对于机器人而言,已经算是不错的表现了。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在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冠军天工Ultra机器人的成绩是2小时40分42秒,其配速大概是7分30秒。由此可见,此次测试中G1的速度与天工Ultra相比已经相差不远了。不过需要着重指出的是,G1此次测试的环境是在操场上,操场的场地比较规则,而且不存在干扰因素,这对其成绩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要是在真实的路跑环境里,可能面临的难度会大大增加。直播画面显示,G1在开跑90分钟之后更换过一次电池。不过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看到有人使用遥控器之类的设备,也没有人员干扰它的跑动过程,全程都是机器人自己在跑,而且它还穿上了跑鞋,整体看起来其表现确实不错。此外,官方还透露G1的格斗比赛正在筹备当中。在未来,我们还能够看到人形机器人更多新的尝试。宇树还专门开设了抖音账号,用来记录机器人的训练日常。昨天的长跑直播已经获得了超过6万人的点赞。
在笔者看来,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宇树科技的这一行为不仅仅是对之前半程马拉松比赛中“糟糕”表现质疑的回应,更是充分体现了算法对于机器人的重要性。
回顾之前,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中,有队伍选用宇树机器人G1参赛,但是其表现非常糟糕。不仅在比赛过程中的状态欠佳,甚至在刚开赛的时候就摔倒了。
当时宇树科技方面做出回应,表示参赛队伍属于第三方,使用的是非官方算法,宇树官方并没有参与此次比赛。
尽管如此,当时还是有网友对宇树科技的水平提出质疑,甚至还联系到G1在春晚的一些表现,进而怀疑其存在“骗补”行为。
对此,宇树科技的CEO曾经解释说:“亲,春晚舞台上是有复杂全自动走位和跳舞的,您可以仔细看看春晚的视频。结束的时候下台,舞蹈演员摸着后颈,那是导演想要的表演效果。舞台上全自动复杂变队形都可以做到了,怎么可能不能自动下台呢。另外刘谦老师那个,您可以听听视频里面的声音,我们同事太激动,误按了类似急停的按钮,而且仅仅只有这唯一的一次。”
宇树一直以来被质疑的根源实际上在于,没有能够清楚地解释现实中的表现与宣传视频中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
例如,购买了宇树机器人的用户发布使用体验视频时可以看到,宇树机器人仅仅只能进行简单的行走、握手动作。
为什么现实中的机器人没有宣传视频里那么酷炫呢?
三言Pro近期与宇树工作人员交流后得知:普通用户购买回家的是标准版,仅仅具备简单的行走、握手挥手动作,相当于只是购买了一个硬件设备,而像奔跑、格斗等功能需要用户自己开发,或者由宇树公司来开发。
对于宇树来说,澄清质疑的最佳方式就是亲自去实践,这次的长跑测试是如此,未来的格斗比赛也是如此。宇树用实际的结果证明了不是机器人本身不行,同样的机器人在不同的算法之下表现会有天壤之别,算法才是真正的“终极大招”。当然,宇树和其他的人形机器人一样,面临着如何从“实验室突破”走向“成熟量产”,以及如何从表演、娱乐场景向家庭助手场景落地的挑战。
宇树机器人G1此前因马拉松表现不佳被质疑,官方通过长跑测试直播展现G1较好表现来正名,包括速度、耐力等情况。文章回顾之前半马比赛争议、被质疑根源如现实与宣传差异,还提及宇树用实际行动澄清质疑,强调算法重要性,同时也指出宇树面临的从实验室到量产、场景落地等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