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在浙江宁波,宁波边检站联合多单位开展“非遗传四海,文明共交融”活动的情况。活动邀请靠泊宁波舟山港梅山口岸的国际海员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以劳动精神来构建文化交融的桥梁,并且详细介绍了活动现场不同环节的情况以及海员们的感受等内容。
5月1日,浙江宁波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宁波边检站联合多个单位举办了一场名为“非遗传四海,文明共交融”的活动。这一活动可是意义非凡,它把靠泊在宁波舟山港梅山口岸的国际海员们都邀请过来,让他们好好体验一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用劳动精神搭建起了一座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呢。
活动现场的画面十分有趣。在梅山舞狮传承基地,那些外籍船员一下子就变成了“国际学徒”。沈海迪作为相关负责人,讲述了从清代开始,梅山人是如何把武术融入到舞狮当中,这种匠心传承让人大开眼界。船员们两人一组开始体验托狮头的步法,其中有个船员叫萨达纳·尼普恩(SADANA NIPUN),他在梅花桩上体验的时候发现,要想保持平衡,就和船舶靠泊一样,既需要肌肉记忆,又需要团队协作,这其中可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啊。
再来到梅山记忆馆,边检民警带着海员们去了解梅山岛的变迁历程。海事专员以“船”字的楷书为例,给大家讲解书画,然后大家一起执笔绘画。船员西格·马尼什(SIHGH MANISH)不禁感慨,中国画和航海图一样,都在追求精准与美,这里面满满的都是劳动的温度。
还有绳结技艺交流环节呢。外籍船员展示了水手结等绳结,而边检民警和民众则教他们编中国结。外籍船员蒂尔基·阿莫尔·库马尔(TIRKEY AMOL KUMAR)说,中国结的编织就如同船员之间的协作,体现了劳动精神方面的共通点。
宁波边检站的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把劳动精神当作纽带,让中外民众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赞。中国结和水手结相互交织,就像是展现出了一幅文明交融的生动画面。
总的来说,宁波边检站联合多单位开展的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国际海员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从舞狮、书画到绳结技艺,不同环节都体现出劳动精神在文化交融中的纽带作用,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也让海员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劳动精神的内涵。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