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总工会2025年职工劳动竞赛相关情况,包括竞赛体系构建、预期参与规模、竞赛目标、已取得成果、机制优化、组织架构、项目设置、激励政策以及在领域拓展与模式创新上的新突破等内容。
威海市总工会在2025年将有大动作。据了解,他们会聚焦威海市的八大产业集群以及10条优势产业链,构建起“1 + 7 + N”竞赛体系,从而开展全域职工劳动竞赛。预计会有200多家市直部门、职业院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参与其中,参与的职工人数能达到5万人次呢。
为了贯彻“大抓经济”这个中心任务,威海市总工会联合相关部门在近期正式启动了2025年的职工劳动竞赛。此次竞赛的主题是“真抓实干勇担当 创先争优建新功”。重点就放在威海的八大产业集群和十大优势产业链上,采用“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的竞赛模式,就是要打造全域竞赛的大格局,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其实,威海市一直开展职工劳动竞赛,也有不少成果呢。到现在,累计培育出市级以上全员创新企业62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551家,还涌现出1000多名高技能人才。这对2000多家企业的生产流程优化有很大帮助,企业能降低成本超10%,累计创造效益超过20亿元。而且,竞赛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兴工种发展,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2025年,威海市总工会对竞赛机制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提升。通过“全流程预案管理、全要素资源整合、全周期效能评估”,把竞赛成果和技能认定、职称评定、企业评优等深度结合起来,目的就是要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用”。
在组织架构方面,特别强调协同性。建立起“工会牵头、部门联合、企业主体、职工参与”的协同机制,整合市直部门、职业院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资源,还第一次把县域主导产业纳入竞赛体系,促使劳动竞赛和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在项目设置上也有创新,推出“1 + 7 + N”专项竞赛体系。打造出一个突出城市主导产业,包含重点工程、工作推进、技术技能、创新创意、五小竞赛、一镇一品、创新创效7大核心领域,覆盖200多个项目的竞赛矩阵,预计参赛职工能达到5万人次,真正做到全域竞赛。
威海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激发企业和职工参与的热情,针对这次竞赛推出了分类激励和专项支持政策。在个人成长激励方面,对于在工作推进类、技术技能类竞赛的前三名选手分别给予2000元、1000元、800元奖金,并且在先进选树、职业技能晋升、重点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先推荐。创新成果奖励方面,全年评选60项创新成果,对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3000元 - 1000元的资金支持。示范项目扶持方面,在重点工程、创新创意等类别项目中选树示范案例,每项给予5000元资金支持,还建立“竞赛 - 提升 - 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优秀项目落地生效,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威海市职工劳动竞赛在领域拓展和模式创新上有新的突破。突出威海的地域特色,聚焦海洋经济赛道,开展海工装备、海洋风电、海洋食品加工等产业技能竞赛,向海图强。开拓新能源电机、智能制药、智能车间等领域竞赛,培育绿色智造主力军,实现绿智融合。首次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服务效能类竞赛,探索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搭建竞技平台,推动新业态发展与“精致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威海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劳动竞赛可不只是技能比拼的地方,更是产业升级和人才培育的加速器。我们会持续创新机制,通过全域协同、多维激励和创新引领,让更多职工在竞赛中成长,用劳动竞赛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本文总结了威海市总工会2025年职工劳动竞赛的多方面情况,包括竞赛体系、目标、成果、机制优化、组织架构、项目设置、激励政策以及领域拓展和模式创新等内容,展现了劳动竞赛对威海市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人才培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