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没想到!第一个向美妥协的国家,遭88%重税暴击,这就是“滑跪”的下场!
最近的关税大战把越南推上了风口浪尖。特朗普政府的大棒政策一出手,越南是第一批向美国关税妥协的,忍气吞声地承诺对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然而,越南这一“滑跪”,却没有赢得同情,反而招来更严厉的惩罚。
越南为何如此迫切地向美国低头?理由再简单不过,美国市场对越南经济至关重要。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已经达到惊人的1235亿美元,占其GDP的30%。这一数据显示,越南的经济几乎被绑在了美国这艘大船上。面对特朗普祭出的关税大棒,面对高达46%的关税威胁,越南明白如果不做出迅速反应,那么濒临失业和社会动荡的将是国内数以百万计的劳动者。越南的纺织、电子等产业严重依赖美国市场,耐克等品牌35%的产能都在越南,美国若再加征30%的“对等关税”,越南工厂要么倒闭,要么涨价。这种经济结构的脆弱性,让越南在谈判桌上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越南政府所期望的那样顺利。尽管他们提出了“零关税”条件,但美国并不领情,甚至在几天后就宣布对越南钢铁产品加征88.12%的反倾销税。一吨钢要倒贴给美国200美元,这无疑是在问越南企业:你们还撑得住吗?特朗普的贸易策略显然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豪赌,对他来说,越南的每一次退让都更像是放大了他的胜利。美国商务部的官员直言不讳地表示,越南的零关税承诺“毫无意义”,他们要的是彻底改变越南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政策、金融体系甚至劳动法。这种“规则霸权”的逻辑,让越南的妥协显得尤为可笑。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越南为了迎合这位美国总统,不仅降低对美关税,还同意让美国军舰停驻在金兰湾。这一步棋似乎意在表明越南愿意在多方面与美国保持友好互动。但特朗普却毫不留情地把越南政府的求饶诉求摆上台面,让越南的国际形象跌落谷底。而越南尝试通过增加对中国镀锌产品的反倾销税,希望讨好美国的行为,只能使得自己在区域内的外交关系愈加紧张。最终,越南的“示弱”不仅未能换来预期中的豁免,反而激起了美国“狮子大开口”的胃口。这种“割肉喂鹰”的策略,不仅没有换来美国的善意,反而让美国看到了越南的软弱可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反应。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中国果断展开了强势反击,并利用稀土资源优势进行反制。中国掌握着全球70%的稀土产量和90%的精炼能力,美国70%的稀土需求依赖中国,而中重稀土更是广泛应用于F-35战斗机、导弹防御系统等高端产业。中国的反制措施不仅涵盖稀土原材料,还将高附加值的永磁体等产品纳入限制范围,直接冲击了美国军工、汽车制造及可再生能源领域。这种“以牙还牙”的策略,让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贸易政策。
中国明显懂得,无论是贸易还是外交,最终靠的都是自身实力的提升。为了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中国不断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和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注重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合作,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例如,中老铁路打开了老挝的“陆锁国”困境,雅万高铁为印尼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马“两国双园”开创了产业合作的新模式。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越南的遭遇揭示出在全球化经济中,一厢情愿的单方让步并不能换来其他国家的尊重和利益保障。相反,越南的“下跪”使其在东南亚国家中划开了一个坏先例。如果所有国家都像越南一样选择个别谈判,全球经济合作将陷入一盘散沙,贸易争端将愈演愈烈。一味地妥协只会换来更多的要求和压力。尤其是在面对如特朗普这样善于捕捉“猎物”的玩家时,唯有通过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巩固国家安全,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越南的“下跪外交”策略,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利益,还让其在国际舞台上颜面扫地。然而,这并不代表所有国家在特朗普关税大棒面前毫无选择。事实上,通过合理运用国际多边机制,展开双边或多边谈判,确实可以创造出多赢的局面。例如,欧盟对美国280亿美元产品实施反制关税,加拿大调整贸易政策减少对美依赖,墨西哥推动进口替代计划。这些举措虽然不能完全消除美国的威胁,但至少表明,面对霸权,妥协不是唯一的出路。
遗憾的是,当一个国家选择放弃斗争而求“平安”,失去的往往是更多。越南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国际博弈中,战略定力与智慧比急于求和的短视行为更能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各国应当认识到,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团结一致、坚守原则才是正道。正如中国古语所云:“柔弱胜刚强”,在国际关系的复杂棋局中,有时候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才是最高明的策略。越南过早妥协的反面教材,值得所有面临类似处境的国家深思。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