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中国经济开门红背后的动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展开,探讨经济增长背后工业生产、服务业、市场销售、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等多方面的情况,分析中国经济在一季度取得的成绩以及对全年目标实现的意义。

国家统计局于16日公布的数据表明,经过初步核算,在一季度时,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318758亿元。若按照不变价格进行计算,其同比增长幅度为5.4%,较之上年四季度的环比增长则为1.2%。

在3月27日这一天,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飞行汽车飞行体于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进行了飞行演示,该场景被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拍摄记录下来。

从数据中能够发现,工业生产方面增长速度有所加快,服务业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在一季度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相较于上年全年加快了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较上年全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王孝松教授认为,总体的经济增速能够达到5.4%,在当前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状况下,这样的增速已经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范围。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今年的一季度延续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从结构方面来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速更高,这充分表明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月28日,天津市北辰区的居民在活动现场选购家电,这一画面被新华社记者李然所拍摄。

市场销售的增速出现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则稳中有升。在一季度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较上年全年加快了1.1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到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如果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

王孝松指出,“两新”“两重”政策的扩围有效地拉动了内需,对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一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家电和家具类零售额的增速都接近20%。另一方面,投资的各项指标发展状况良好,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特别是医疗卫生、市政设施、交通工程等投资额的增速较快。

3月21日,在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黑河跨境电商园区智能仓储物流中心的工人正在搬运货物,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拍摄下了这一场景。

货物进出口保持着增长的态势,贸易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在一季度时,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03013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额为61314亿元,增长6.9%;进口额为41700亿元,下降6%。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称,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的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的压力,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中国的经济基础稳固、优势众多、韧性强劲、潜力巨大,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信心和能力去应对外部的挑战,进而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一季度取得的“开门红”为今年全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宏观政策的效应逐步显现,在未来的三个季度里仍然能够维持经济的健康平稳增长。王孝松教授表示:“我认为今年能够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

本文总结了中国一季度的经济情况,包括GDP增长、工业生产、服务业、市场销售、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等方面的数据和表现。经济在一季度取得开门红,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但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潜力,各项数据显示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向好发展,且有望实现全年的增长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04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