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大美乡村建设”新闻发布会相关情况,包括重庆市大美乡村建设的整体情况,如绘就乡村新图景、筑牢农房安全防线、盘活利用闲置空间等方面的工作,还会提及铜梁、武隆、酉阳等区县在大美乡村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和创新探索。
巴渝的乡村正朝着和美方向发展,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正在徐徐展开。
在4月21日上午,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了“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其主题为“大美乡村建设”。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的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拥军,对重庆市大美乡村建设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铜梁区副区长任建平、武隆区副区长袁丁以及酉阳自治县委常委兼县政府副县长张宏,也分享了各自在大美乡村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以及创新探索的路径。
重庆市正在加速建设30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陈拥军提到:“大美乡村建设是推动全市域整体大美的关键举措。”在过去的一年里,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积极学习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动39个村庄建设示范项目,使其真正落地并发挥效果。在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方面,建委切实履行职责。并且在加快建设30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重庆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设计下乡服务等四个方面的经验做法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入可复制经验清单,向全国推广。“景美、人和、业兴”的大美乡村画卷正逐步呈现在人们眼前。
陈拥军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大美乡村建设的相关情况。首先,在绘就乡村新图景方面,积极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以修缮传统民居、保护历史文化元素、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内容,大力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程。在酉阳、秀山建成了两个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同时打造了云阳县凤鸣镇黎明村等16个市级示范点。各个村落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康养、文旅文创等新兴业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坚持微改造、精提升的理念,打造了大渡口区“金鳌田园”等52个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此外,市、区(县)共同建设乡村振兴车间,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例如酉阳县,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建立了苗绣、西南卡普等非遗工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以体验的文旅产品。这一举措使得村民能够就近就业,传统村落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33%,开辟出了一条“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资源自己赚”的共富乡村新道路。
在筑牢农房安全防线方面,重庆市积极支持建设农村“好房子”。建立了施工安全巡查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长效机制,有序推进切坡建房边坡隐患整治工作。推行带图审批、照图施工,以及选址踏勘、定点放线、基坑基槽验收、分层承重构建完工、竣工验收“五到场”等管理制度,并且发布了《重庆市新建农房施工技术导则》,全方位提升用地、规划、建设、使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水平。设立了38个设计下乡工作室,培育了1.4万余名乡村建设工匠,为农房建设提供免费的设计服务和技术支持,引导群众建造具有巴渝特色的现代宜居农房。为了支持农村“好房子”建设,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还组织相关区县编制了136套农房建设图集,供广大农民朋友建房时免费选用。
最后,在盘活利用闲置空间方面,重庆市积极支持城镇承载力提升。围绕“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管理有效”的目标,开展场镇提质改造行动,不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逐步完善场镇功能,改善城镇面貌。盘活闲置空间,利用闲置地、荒地等碎片化空间,建设综合广场、口袋公园、休闲步道等,满足群众的生活休闲需求。盘活老街区、老厂房、老院子,举办特色民俗、非遗传习活动,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彰显地域文化魅力。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实施了102个场镇改造提升项目,建设了30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
接下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将与相关区县合作,按照“镇村联动、串珠成链、集中连片”的思路,深入推进大美乡村建设,重点做好四件实事。一是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巴渝新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二是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持续改造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加快农房安全隐患整治,开展装配式农房建设试点,推动“渝悦·农房智管”应用贯通实战,进一步筑牢农房安全防线;三是开展美丽城镇建设,实施场镇更新,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环境、功能、品质和治理水平;四是实施万名乡村工程技术人才培育工程,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和乡村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建设。
区县的创新之路如下:
酉阳:打造“云端桃源”“红色桃源”“风情桃源”“山水桃源”4个特色组团。2022年,酉阳入选全国首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酉阳自治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张宏分享了他们的创新探索历程。酉阳是重庆市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分布着41个中国传统村落、5个重庆市传统村落,全市四分之一的中国传统村落都集中在此。自入选全国首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后,酉阳加快探索“连点、串线、成片”保护利用的新路径和新机制,选定花田乡何家岩村、酉水河镇河湾村等9个条件成熟、优势明显的传统村落,带动周边地域、资源、文化相近的村落连片发展,形成了“云端桃源”“红色桃源”“风情桃源”“山水桃源”4个特色组团,从机制、资金、产业等方面入手,让传统村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铜梁:打造“画里桃源”等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铜梁在建设打造“画里桃源”等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从“美丽资源”到“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的呢?铜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任建平表示,铜梁区非常重视“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工作,他们选取了基础条件好、生态环境优、群众积极性高的围龙镇桥亭湖片区,通过政府、群众、产业“三向发力”,建设“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示范窗口,描绘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文化传承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武隆:在“和美场镇、户外产业、生态沧沟、村落活化”四方面发力。在会上,武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丁分享了近年来武隆在建设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果。武隆区沧沟乡是全市美丽宜居示范乡镇,沧沟乡以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在和美场镇宜居焕新颜、户外产业成效初显现、生态沧沟内涵尽彰显、村落活化旅游呈示范这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接下来,武隆将按照“以点带面、由点及面”的思路,围绕“强镇”“带村”两条主线,强化政策供给,进一步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弱项,持续提升场镇的品质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从样板建设向全域提升的工作体系,不断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作用。
重庆在大美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包括整体的建设规划与推进,如保障住房安全、建设美丽宜居示范乡镇等。同时,铜梁、武隆、酉阳等区县也在各自的大美乡村建设中积极探索创新,从不同角度出发,如酉阳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形成特色组团,铜梁在庭院示范片建设中实现资源转化,武隆在美丽宜居乡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这些探索为重庆的大美乡村建设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发展路径。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