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证书颁发的相关情况,包括获得者的感受、考试的形式、长期照护师的服务对象、长护险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南通的实施成果等内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昶荣报道,4月28日下午,51岁的陆亚云心情格外激动又紧张,她从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滔手中接过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证书时,感慨万分地说:“我一个初中毕业的普通人,真的做梦都没想到能有今天这样的机会。”
和陆亚云一同领到证书的还有20岁的沈小小,她觉得这个长期照护师职业证书让自己的未来更有方向感了。此次颁发的证书为初级工,沈小小还打算继续考中级工和高级工呢。
陆亚云(右一)还与其他取得证书者合影留念,照片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昶荣拍摄。
就在当天下午,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证书颁发活动在江苏南通举行。陆亚云、沈小小等81位考生成功通过考试,拿到了长期照护师证书。而在4月19日,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就在南通举办了,当时共有100名考生参加考试。
这次考试采用的是全国统一开发的考试题库,考试方式有闭卷机考和现场实践模拟操作两种,全面考查考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实操环节的考场,能看到考试内容涵盖穿脱衣物、排泄照护、清洁照护、饮食照护等多方面。
南通医疗保障研究会会长顾忠贤提到,长期照护师的服务对象是享有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待遇的失能人员,这对护理员的专业要求比较高,没通过考试的考生大多是因为现场实践模拟操作环节不规范。
(小标题)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护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约有4500万失能失智人员。失能老年人的照护压力极大,所谓“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为解决这一问题,2016年我国开始试点长护险,南通是首批试点城市。
这是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考场,照片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昶荣拍摄。
顾忠贤介绍,经过专业评定确定为失能人员后,就能享受长护险的相关待遇。近10年来,南通长护险累计帮助11.7万失能人员,减轻家庭负担超30亿元。南通可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人均预期寿命83.2岁,百岁老人近2000人,占江苏省的1/5。
陆亚云是为南通市失能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护理员。她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上门服务,一天能照护6 - 7位老人,提供的专业照护服务包括头面部清洁、翻身拍背、洗澡、洗头、泡脚、测量血压血糖脉搏呼吸等。
陆亚云说:“最让我感动的是,老人们总是早早地准备好等我去,有的老人还会拉着我的手说:‘你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听到这些话,我心里特别温暖。”
听说要举行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后,陆亚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在职业分类大典中新增“长期照护师”职业工种,并于2024年2月共同发布了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
在明确了长期照护师职业的基础依据、技能等级认定和培养培训的工作指南后,国家医保局组织业内专家编写了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建立了国家题库,为长期照护新职业的规范起步、规范认证提供了有力支持。
陆亚云拿到长期照护师证书后说:“这不仅仅是一张证书,更是咱们护理人员的底气!”
提供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机构的负责人王俊表示,现有服务人员队伍存在一些不足,像服务人员数量缺口明显,护理专业技能薄弱等,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服务品质提升,影响了参保人的服务获得感与满意度。“我们迫切希望更多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人员能够持证上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江苏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亮说,这张薄薄的证书标志着长期照护职业从零散化、非标化迈向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增强了长期照护人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激发他们自身的内生动力,为失能人员提供更好的照顾服务。
(小标题)社会保险的“第六险”——长护险
长期照护师是为长护险设置的新职业工种。李滔表示,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增长快,这促进了长护险制度的快速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长护险制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少在49个城市试点了长护险,覆盖了1.8亿人。
老百姓常说的“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长护险被称为“五险”之外的“第六险”,对改善特殊困难老年人服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邱志强介绍,目前江苏省长护险制度已经实现全省覆盖,参保人员超过6400万人,覆盖近四分之三的常住人口,定点长护服务机构达2610家、护理床位超9.4万张、从业人员近7万人,累计为60多万失能人员提供长期照护服务,长护险基金支出超110亿元。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南通市长护险服务项目从最初的10多个拓展到30多个,涵盖洗头洗澡、进食排泄、口腔清理、沐浴、理发等多个生活照料类及医疗护理类项目。南通市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来源多元,有个人缴纳、统筹基金、财政补助和社会捐赠等,其中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
顾忠贤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被评定为失能人员后,可以享受护理员每周三次的上门服务,每次一小时,其中两次是两名护理员为一组,一次是一名护理员。设置两名护理员主要是为了在洗澡等特定操作环节保证失能人员的安全。
此外,南通市的长护险制度还探索出了辅助器具项目,包括销售类的纸尿裤、充气床垫、坐便椅和租赁类的家用照护床、手动轮椅等。以家用照护床为例,长护险基金每天花费约15元,个人只需支付约5角钱。
顾忠贤说,辅助器具推出后,纸尿裤获得老百姓一致好评。前期调研发现,半夜起床给失能人员换纸尿裤是照护人员的一大痛点,于是南通市通过类似集采的方案,向生产纸尿裤的厂商提出多项质量要求,比如在吸收1200 - 1500ml尿液之后,手放上去依然觉得干爽。确定质量标准后,以量换价,降低了纸尿裤的价格。
纳入南通市长期护理保险目录的纸尿裤有多个品牌,以最便宜的品牌为例,每片纸尿裤长护险基金承担1.28元,个人只需花3角2分钱。为保证基金可持续使用,每位失能人员每月可用50片纸尿裤,超出50片后需个人承担相关费用。
细节体现照护温度,一片符合需求且便宜的纸尿裤,能让照护人员和失能人员都能一夜好眠。
制度的完善和从业人员队伍的规范,将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惠及更多失能人员。
文章围绕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证书颁发展开,讲述了证书获得者的故事,阐述了长期照护师职业的考试情况、服务对象等,还深入介绍了长护险制度的发展现状,包括在南通的实施成果,如服务项目的拓展、辅助器具项目等。长护险作为社会保险的“第六险”,对失能人员照护有着重要意义,制度的完善和人员队伍的规范将使更多失能人员受益。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