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备受关注的“内卷式竞争”现象。阐述了内卷概念在我国语境下的含义,详细分析了地方政府和企业这两类行为主体在内卷式竞争中的具体表现,指出这种竞争对市场秩序和产业竞争力的损害,最后提出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各自应对内卷式竞争的策略。
近年来,“内卷”现象在全社会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点任务时,着重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这无疑将“内卷式竞争”这一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那到底什么是“内卷式”竞争?又该如何破除它呢?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
“内卷”这一概念,通常被用来描述一种“很辛苦又很不经济”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当前的语境之下,“内卷式”竞争主要意味着不会带来发展增长的恶性竞争,简单来说就是“越努力越低效”的一种竞争状态。
“内卷式”竞争主要涉及地方政府和企业这两类行为主体。先看地方政府,其“内卷式”竞争具体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吸引企业、培育产业,地方政府刻意打造所谓的“政策洼地”,在税收、土地、厂房、用工、财政补贴、产业投资基金等各个方面给出“超常规优惠”政策。这种做法不计成本地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结果却带来了严重的地方债务风险,并且引发了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一哄而上,不顾实际条件地去搞新产业,尤其偏爱“扎堆”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热点赛道。然而实际上,这些地方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条件,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在追逐热点产业的过程中,忽略了本地原本具有优势的产业。
再看企业方面,其“内卷式”竞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其一,企业过度依赖“价格战”,各个企业之间相互压价,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市场份额,却完全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其二,企业同质化发展现象严重,众多企业在相同的领域内重复建设,缺乏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其三,企业过度注重短期利益和眼前利益,却忽视了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建设。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原本是一种常态,但是“内卷”却让这种竞争变了味。上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内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供求关系,进而扰乱了市场秩序。在“内卷”的状态下,市场竞争无法发挥出诸如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等积极作用,反而将各类主体困在低价低质、毫无效益的重复竞争等恶性循环之中,最终损害了我国相关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以光伏产业为例,由于需求不足,再加上企业的“内卷”,导致光伏主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销售价格迅速下跌。在2024年前10个月,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的售价降幅分别达到了38%、49%、30.4%、28.8%。我国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的产值也从2023年同期的约13744亿元下降至7811亿元,同比下降了43.17%。
“内卷式”竞争之所以会表现出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创新不足、效率低下等特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错误地定义了竞争目标,从而选择了错误的竞争方式。例如,地方政府的“内卷”行为,其根源大多来自“唯GDP”的政绩观、发展观以及不恰当的地方政府考核评价制度。在这种目标导向之下,地方政府就会为了争夺发展资源和机会而急功近利。而企业的“内卷”,主要是将短期内争夺更多的客户资源、压缩更多的成本、获取更多的盈利作为唯一追求的指标。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企业就会采取低价倾销、降低质量甚至垄断操控市场等不正当竞争方式。要破除“内卷式”竞争,政府、企业等主体需要瞄准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并且充分运用创新这一手段,持续发力。
对于政府而言,要打造良性的竞争市场环境。这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用营商环境建设来取代“政策洼地”竞赛。要继续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地方政府从过度关注本地短期利益的实现,转向注重区域的长期高质量发展。要优化政务服务,完善法治环境,积极推动地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还要加快推动全国性市场规则和标准的落地实施,清理和废除那些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促进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并且要充分摸底和科学评估本地的资源禀赋,精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构建适合本地产业发展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培育特色新兴产业或者未来产业,从而提升区域经济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行业组织要引导企业重塑竞争模式。完善企业竞争行为的自律约束机制,引导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通过能耗控制等措施来降低过剩产能,制止价格垄断等违背市场规则和道德底线的竞争行为。通过制定行业自律公约、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协助政府监管等方式,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组织发挥协同创新引导作用,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在产业技术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共建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构建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企业自身要加大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投入。重点是要处理好眼前和未来发展的关系,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目标。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成果商业化,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赢得市场并保持竞争优势,更加注重价值创造与长期发展。
本文总结了“内卷式竞争”在我国的表现形式,包括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具体内卷行为及其危害,分析了产生内卷式竞争的原因,最后从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内卷式竞争的措施,旨在通过各方努力破除内卷式竞争,推动我国经济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