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研学旅游指导师:从课程设计到实操,背后的努力

本文将聚焦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研学旅游指导师邓欣怡,讲述她在英雄湾乡村振兴研学基地的工作内容,包括课程设计、备课过程等,同时也提到行业的发展规范情况以及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等。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英雄湾乡村振兴研学基地,九龙坡区明诚育才学校的学生们正满心期待着一堂研学课。毕业于重庆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年仅23岁的邓欣怡,担任着研学旅游指导师的角色。去年毕业求职时,她偶然接触到“研学旅游指导师”这个职业,怀着好奇之心便报了名。就像在这堂即将开始的扎染研学课一样,邓欣怡作为研学旅游指导师,有着不小的挑战。研学指导课大多持续一天,这就要求课程内容既要简单易懂、充满趣味,又得具备一定的挑战性。邓欣怡介绍说:“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会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接受程度。就拿扎染来说,低年龄段的孩子,课程目标主要是完成基础的扎染花色;而对于高年龄段的孩子,则需要他们理解扎染的原理,并且掌握不同花色的组合。”在她眼中,研学旅游指导师必须像教师一样,有着扎实的学科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进行引导。但研学旅游指导师又不仅仅是教师,还得兼顾行程中的交通、餐饮、住宿等各项安排。每次上课之前,邓欣怡都要花费至少一周的时间来备课。她会从网上搜集大量资料,再结合营地的实际情况,像是场地条件、人员配置等因素,最终形成教案。教案确定之后,还得购入教具进行三次实操,并且仔细记录实操过程,不断优化教案内容。除了备课,一堂成功的研学课也离不开课前反复的磨课。邓欣怡表示:“就拿一堂时长为1小时的研学课来说,讲授理论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她还十分注重把音乐、绘画、小游戏等元素融入课堂,从而提升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们拥有更好的研学体验。英雄湾乡村振兴研学基地对指导师有着严格的上岗标准,指导师至少需要通过3次试讲才能够正式指导学生。基地负责人蒋旭提到:“我们招收指导师的时候会看教师资格证。对于刚毕业还没拿到教师资格证的求职者,就重点考察他们的讲课能力。我们还正在构建指导师等级制度,等级与薪资是直接挂钩的。”蒋旭发现,近两年来研学热度不断攀升,身边从事研学相关工作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他认为这表明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202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研学旅行指导师”更名为“研学旅游指导师”,这一举措进一步明确了研学的内涵与外延,有助于推动行业朝着规范的方向发展。邓欣怡说:“国家规范行业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强的职业认同感,工作也变得更有价值了。”

研学旅游指导师这一职业的相关情况。以邓欣怡为例,详细阐述了她的工作内容如课程设计、备课、磨课等,也提到了英雄湾乡村振兴研学基地对指导师的要求,最后指出行业的升温以及国家规范行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包括从业者职业认同感的增强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4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