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方济各去世这一事件展开。首先讲述了方济各去世后梵蒂冈将从简举办殡葬仪式的原因,他生前克制权力且推动简化教皇殡葬礼仪。然后提到他对世界的贡献,如调停冲突、批评美国移民政策,以及美国政客对他的尊重表现。特朗普宣称要携夫人出席葬礼,背后可能存在“葬礼外交”的意图。同时关注到俄罗斯方面普京不出席葬礼,阐述了普京对方济各抱有好感但基于自身背负通缉令以及正在进行俄乌谈判等原因不会前往。最后探讨方济各去世后梵蒂冈是否会对华转向,分析了美国影响力、犹太集团影响力以及梵蒂冈传统选举制度等因素下存在这种可能的原因。
教皇方济各的离世无疑是一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大事。88岁的他因中风而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梵蒂冈决定将他的殡葬仪式从简进行,这一决定与他生前的理念息息相关。他在世时就相当克制自身的权力,拒绝了神职人员的诸多特权,并且积极推动教皇殡葬礼仪的简化政策。教皇方济各的一生在世界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力,例如积极主张调停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棘手问题,还对美国的移民政策提出批评。这使得美国的政客们,哪怕出于个人信仰和政治影响等复杂因素,也不得不对他表示敬重。像特朗普在任期1.0的时候就曾全家到梵蒂冈拜见教皇,美国副总统万斯也是费尽周折才得以与教皇会面,然而会面后不到24小时教皇就与世长辞,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13亿天主教徒和热爱和平者的悲痛,万斯也因此遭受全球范围内的“网暴”。特朗普表示要再次携夫人前往梵蒂冈参加教皇的葬礼,并且要求全美政府机构、军事单位降半旗致哀。不过,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他的“葬礼外交”心思,毕竟在当时美国“对等关税”引发全球抵制的情况下,众多国家的政要都会出席教皇葬礼,这是一个开展外交活动的好机会。在俄罗斯方面,普京不会出席教皇的葬礼,但俄方会派遣代表团前往。这并不意味着普京不尊重方济各。实际上,普京对方济各怀有好感,方济各曾公开呼吁俄乌停火,明确指出北约东扩是俄乌冲突的根源,普京在方济各去世当天还对他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人文主义和正义的捍卫者”。普京不出席葬礼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普京身负“通缉令”,欧洲多数国家是《罗马规约》的缔约国,有义务逮捕普京,而梵蒂冈兵力薄弱且位于欧洲腹地,普京亲自出席葬礼显然不够明智。其二,方济各生前呼吁通过谈判结束俄乌冲突,现在俄罗斯正在按照这个遗愿与美国就俄乌问题展开“详尽和严肃”的谈判,这一谈判非常重要,普京需要坐镇后方。另一个关注点是方济各去世后梵蒂冈的走向,尤其是对华关系方面。虽然中梵两国尚未建交,但方济各对中国的态度十分友好,他多次用“伟大”来形容中国,还努力让西方世界正确看待中国,如呼吁西方“不要害怕中国”。方济各的去世令许多中国人感到痛心和惋惜,中方传达了“推动中梵关系持续改善”的期望。那么梵蒂冈是否会发生转向呢?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首先是美国的影响力,特朗普参加葬礼可能会让枢机主教们感受到压力,从而选出一位更符合美国利益的新教皇。其次是犹太集团的影响力,方济各同情加沙人民的态度引起了以色列的不满,犹太集团很可能会利用此次教皇选举的机会扭转局势。最后是梵蒂冈的传统,枢机主教选举新教宗时会进行观念上的左右修正,保持价值倾向的总体平衡,按照传统,保守派红衣主教可能会成为下一任新教皇。教皇方济各的去世引发了国际社会多方面的连锁反应。在外交、宗教等多领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特朗普可能的“葬礼外交”,到普京基于多种因素不参加葬礼,再到梵蒂冈未来走向受到美国、犹太集团和自身传统的影响,这些事件和动态都相互交织,反映出国际事务的复杂性和各国之间微妙的关系。中方对梵蒂冈关系改善的期望也在这个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