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长期资金入市和市值管理的观点

在证券时报第16届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专家研讨会上,隆基绿能董秘刘晓东分享的关于长期资金入市及市值管理的观点与建议,包括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特点、上市公司与长线资金的对接、公司治理方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中国资产重估对中小投资者的影响以及市值管理的看法等多方面内容。

在日前举办的证券时报第16届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专家研讨会上,隆基绿能董秘刘晓东就长期资金入市以及市值管理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观点和建议。刘晓东指出,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属于综合性的课题。以往,众多机构资金的考核周期较短,这与国外情况有着显著的差异。外资机构和公司的交流频率较为合理,往往是在年报或者半年报发布之后,会开展电话会议或者当面交流。然而,国内公募基金交流频率偏高,关注的问题也较为短期化。刘晓东在与一些投资机构交流时察觉到,虽然他们拥有长线资金,但考核机制偏向短期,还面临着排名压力。当下,怎样提高证券投资机构考核的合理性,改进管理费的收取方式,以及管理费与业绩如何挂钩等问题已经受到多方关注,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方向,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长线资金旨在寻找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毕竟优秀的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的根基。在超过5300家上市公司之中,部分公司业绩难免会受行业周期的影响而产生波动。上市公司除了发展自身业务之外,还可以借助并购重组等方式,持续提升自身的投资价值,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与长线资金实现对接,达成双赢局面。刘晓东表示,提升投资者地位并保护其切身利益是公司治理的研究方向。要鼓励上市公司长期做合格的好公司,从长周期考量,将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若能营造这样的氛围,投资机构就能安心地运用长钱进行长期投资。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投融资两端,构建投资和融资协同发展的氛围,这样长钱长投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逐步融入“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从而让资本市场具备更全面的功能,促使市场长期持续发展。刘晓东认为,当前全球经济比过去更为复杂,面对中国资本市场,中国自己的资金和机构要有信心。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例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如今已经处于世界前列,远远超出了国内外的预期。从资本市场层面来讲,一定要支持代表中国新质生产力方向的公司,为它们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要区别对待,加大对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这有助于加速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谈到中国资产重估对中小投资者的影响时,刘晓东觉得,从今年以来,从DeepSeek到宇树机器人,市场已经有了明显的反应,尤其是机构方面。中小投资者需要加强学习,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在炒作概念,这其实是中国未来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并且从目前来看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所以,要通过多种方式,给予中小投资者更多的学习机会,像是券商和媒体的宣传等,让大家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整个市场的认同度才会提高。从中小投资者自身角度来说,要把控风险,多学习多理解。刘晓东还分享了关于市值管理的看法。他表示,今年以来各家上市公司都在制定市值管理相关制度,并陆续在年报中披露。制度的制定相对轻松,然而执行才更为关键。从监管的角度而言,很难制定出统一的具体措施和考核标准,因为每个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都比较复杂。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市值管理是公司基本面的体现。刘晓东呼吁,市值管理无需过度强调手段,而是要转化为上市公司的理念,交由董事会去考虑,关键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做合适的事情。

隆基绿能董秘刘晓东在研讨会上阐述了多方面观点,包括长期资金入市的特点及相关考核机制改进的重要性、上市公司与长线资金对接的方式、公司治理应重视投资者利益、对中国资本市场要有信心并支持新技术产业、中小投资者要加强学习以应对资产重估、市值管理应成为公司理念且注重执行等内容。这些观点对理解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入市、市值管理以及投资者关系等有着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94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