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天舟货运飞船向中国空间站运送物资的情况,包括如何增加装载量、合理放置货物等;二是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中众多“四川造”产品在发射、跟踪、交会交接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你知道中国空间站里,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所需的物资是怎么来的吗?在4月24日第10个“中国航天日”的时候,四川日报全媒体“太好科了”栏目请来了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的设计师李鹏,他要给大家讲讲向太空送“快递”的那些事儿呢。
2024年11月15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就像是宇宙级的“快递小哥”,为神舟十九号航天员送去了蛇年春节的“年货”。
李鹏介绍说:“从天舟一号开始,我们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就承担起了中国空间站货运保障分系统研制的重任。简单来讲,我们研究所的任务啊,就是要让货物装得更多、更快、更好,然后整整齐齐、安安全全地送到中国空间站去。”
那这“太空快递”到底是怎么送的呢?李鹏说:“在地面阶段,首先得让‘快递包裹’装得又多又全。”天舟货运飞船一直有个柱体状的侧操作口,这可是特殊货物和临射货物进入飞船的重要通道和装载空间呢。这个侧操作口,就是让天舟八号装载量大大提升的关键所在。
从天舟二号到天舟七号,这个操作口都固定安装着两个冷链设备。现在经过适应性改进,在保证冷链设备总装等关键部分不变的情况下,成功空出了更多宝贵的装货空间,就可以用来装各类有时效性要求的物资啦,像新鲜果蔬、珍贵的试验样品、生物样本之类的。“说不定以后啊,我们还能给在轨的航天员送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呢。为此,我们还设计了全新的货物装载接口,一下子就增加了300升的临时装载空间,这差不多就和一个超大型行李箱的容量一样大了。”
包裹不光要装得好,还得放得巧妙。李鹏说,首先要满足整个飞船的平衡姿态要求,所以整舱的上行布局与配平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当“快递”送到空间站之后,为了让航天员取货更方便,还研制了物资管理分系统,这样就能实现无感化在轨货物管理了。“这样做,既可以让航天员不用在物资管理上花费太多精力,又能精确地知道空间站上数万件物资的位置和数量。”
这些超硬核的“快递小哥”——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在今年还要运送新的装备,帮助中国航天员顺利完成出舱活动呢。
再来说说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在这个任务里,好多“四川造”的产品在发射、跟踪、交会交接等方面可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哦。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太空是怎么和地面联系的呢?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研制的航天测控通信负责对航天器进行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这就像一根风筝线,一头连着航天器,一头连着地面,被形象地称为天地“生命线”。
接收到信号之后还要处理,这就需要基于“基带池”技术的新一代天基测控通信系统,构建一个共享、通用的大规模信号信息处理平台。中国电科十所的相关负责人说:“这个平台就相当于飞机的自动驾驶仪。”而且中国电科十所还为火箭研制出了像“眼睛”一样的第四代脉冲相参应答机,它能和地面系统一起完成火箭飞行的测速、定位等工作。
怎么保证火箭能成功发射入轨呢?中国电科十所为发射场系统配备了T0控制台和时统设备,这些设备的精度可高了,3000年都不会差1秒呢,能给分散在各地的用户设备进行“精准同步”,提供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
在地面,长虹零八一集团采用低仰角条件下动目标跟踪技术,就算是在强地杂波的条件下也能实现对火箭目标的稳定跟踪,监测火箭正常运行,给指控中心提供数据信息。
还有不少“四川造”的配套产品也为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出了力。像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30多种、400多发配套火工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院7105厂研制的发射控制组合产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院7111厂提供的伺服机构等。
另外,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特种产品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宇航员生理数据监测等环节有着重要作用。长虹红星电子研制的特种陶瓷,也用在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上,确保飞船能安全、稳定、可控、可靠地运行。
本文总结了天舟货运飞船在太空物资运输方面的相关情况,包括货物装载和管理等创新举措,同时详细阐述了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中众多“四川造”产品在航天任务各个环节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体现了四川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2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