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阐述中信证券关于我国离境退税政策调整相关的研报内容,包括政策调整的细则、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潜在的成长空间以及对相关板块的利好等,同时也提及了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智通财经APP消息显示,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2024年以来,我国的消费政策全面升级并且不断创新。近期,各个细分领域的政策也相继出台,政策体系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就在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离境退税管理办法的修订细则,从三个方面推动之前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推广政策的落地实施。中信证券认为,这次退税政策的扩容会覆盖更多的中小商家,提高额度、降低起退点从而拓宽价格带场景,优质的国货商品有望从中受益。据该行测算,在乐观的假设情况下,离境退税市场的潜在空间接近千亿级别,这有望进一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中信证券建议密切关注政策效果的显现,潜在受益的板块包括传统零售板块中经营能力强、调改转型领先的企业、消费基础设施和相关运营商、出行服务提供商以及景区目的地。
中信证券的主要观点如下:
离境退税管理办法修订细则发布,“即买即退”推广加速落地。
4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修改《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从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退税商品供给、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这3个方面提出了8条政策举措,这有望推动“即买即退”推广政策加速落地。具体来看:
其一,备案简化、资质放宽,推动退税网点扩容。离境退税资质需要商家向税务机关提报后备案并颁发资质。据中信证券统计,当前部分地区具备资质的商家数量为北京1147家、上海587家、深圳超过400家、四川超过400家、江苏114家,这些商家主要是一线消费市场的头部店铺。这次公告简化了备案流程和认证资质,有望覆盖特产店、礼品店等更广泛的中小商家。在流程上,商家仅需向本地主管税务机关提报备案,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内;在备案资质上,允许纳税信用级别为M级、设立时间小于1年的新店申请。
其二,额度优化拓宽场景,品类明晰下优质国货受益。在额度方面,单笔消费退税上限从5万元提升至10万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起退点从同日同店购买500元下调至200元,额度的提升和起退点的降低有望拓宽价格带场景。在商品方面,拟增加老字号产品、中国消费名品、智能产品、非遗产品、工艺美术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名优特产、体育用品等,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城市礼物”、“必购必带”的高品质特色产品,优质国货商品有望受益。
其三,退税便利度提升。国家税务总局在4月8日已经发布了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公告,拟将该项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这次公告拟进一步优化服务,例如增加退税业务办理网点和退税服务方式、建设全国离境退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强化渠道宣传推介,从而助力退税更加便捷高效。
消费政策全面升级,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2024年以来,中央及各级政府机关单位持续出台各类“提振消费”的方案、政策、意见,今年以来促销费政策持续加码。其中,3月16日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了8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明确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通过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4月16日,《求是》杂志刊文《多措并举扩大服务消费》,指出要把“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作为提振消费的一项重要工作;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近期多部门相继发布服务消费提质、支持商场/商街/商圈品质提升、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推广等细分领域方案,促销费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有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政策助力下,离境退税潜在成长空间可观。
202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其中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与日本、泰国年接待外国游客人次约3,600万人相比,潜力空间仍然很大。如果按照2019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45亿人次作为测算基数,参照2024年日本免税购物人次占访日旅客人次比例约16.4%,中信证券假设悲观、中性、乐观情景下我国离境退税旅客渗透率分别为5%、10%、15%,那么对应的离境退税旅客人次为727万、1453万、2180万人次。假设悲观、中性、乐观情景下我国离境退税客单价分别为3,000、4,000、5,000元(日本免税店客单价约在5,000元人民币),对应的离境退税销售额分别为218亿、581亿、1090亿元,潜在提升空间显著(2024年上海离境退税销售额约为15 - 20亿元,深圳离境退税销售额4.05亿元)。在中性 - 乐观情况下有望对国内旅游收入产生约1.5% - 2%的边际增量。
购物中心作为重要的线下消费渠道,有望迎来境外消费弹性提振。
购物中心是境外游客在境内消费的重要渠道,大量退税门店也开设在购物中心内。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分局公布的上海市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商店一览图(截至2025年3月),中信证券统计,上海市当前587家离境退税商店中,约有67%位于购物中心内,其中,单体购物中心内离境退税店铺开店数量最多的包括国金中心、恒隆广场、前滩太古里、港汇恒隆广场和环贸iapm,这5家购物中心内有离境退税店铺274家,占全城离境退税店铺的47%。这一方面表明购物中心是重要的离境消费渠道,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离境消费产品的高端化。中信证券认为,离境退税政策优化不仅有助于提升相应店铺的销售额,也有助于提升相关商业项目的整体客流和客单价水平,从而带动购物中心内其他商铺零售额的提升,而相关的购物中心重资产持有方或轻资产管理平台也有机会从中受益。
利好入境旅游及衍生购物场景。
离境退税政策的优化利好入境旅游及衍生购物场景,旅游零售运营商、出行服务提供商、景区目的地较为受益。
1) 旅游零售运营商:虽然离境退税店和免税店属于不同渠道,但对于免税运营商,尤其是旅游零售龙头中国中免而言,其门店布局分布于核心口岸、核心城市,均为出入境游客必经之处,入境旅游及衍生购物的增长预计将带动其各类型门店的销售表现。
2) 出行服务提供商:从空间上看,我国接待入境游客人次潜力大;从结构上看,高消费的欧美长线游客回流不足,而新马泰等亚太中低消费客群占比较高。离境退税政策的优化有助于带动入境游人次及消费,从而为出行服务提供商形成业务增量。
3) 景区目的地:景区目的地是入境游客重要的终端消费场景,有望受益于离境退税政策带来的入境游客红利。
风险因素:
关税政策调整;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入境游客数量增长不及预期;入境游客消费能力弱于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等。
本文总结了中信证券对于离境退税政策调整的相关研究内容。首先介绍了离境退税管理办法修订细则对“即买即退”推广政策落地的推动作用,包括退税网点扩容、优质国货受益、退税便利度提升等方面。接着阐述了消费政策全面升级对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积极影响。然后分析了离境退税政策下潜在的成长空间,以及对购物中心、入境旅游及衍生购物场景包括旅游零售运营商、出行服务提供商、景区目的地等相关板块的利好,最后提及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