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鹰嘴山:文旅融合的璀璨明珠,探秘新安:从鹰嘴山到全域旅游的崛起

人民网“一带一路”青年友好交流活动参访团走进洛阳市新安县仓头镇鹰嘴山露营基地的情况,包括外媒记者在此体验多元文化的交融。还描述了鹰嘴山露营基地及周边的旅游发展现状,如曾经荒坡地的蜕变、“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的旅游热度,以及文旅产业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幸福和收益,同时介绍了新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以及新安在沿黄绿化和文旅业态深耕方面的举措。

鹰嘴山的全景图展示在眼前,这张图由新安县委宣传部提供。

近日,人民网“一带一路”青年友好交流活动参访团走进了洛阳市新安县仓头镇鹰嘴山露营基地。来自欧亚9个国家的12名外媒记者漫步在黄河岸边,他们完全沉浸在书法、茶艺、古筝演奏与澄泥砚制作的体验之中。现场满是惊叹声和欢笑声,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并且交融。

在活动当天,鹰嘴山露营基地那可是热闹极了。曾经那片荒坡地已经华丽转身,变成了黄河岸边一个超火的“网红打卡地”。这里汽车影院、林间小屋、露营烧烤、闲情垂钓等多种业态应有尽有,极大地释放了消费活力。

从鹰嘴山出发,沿着“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一直往西走,在新安县石井镇拴马村,黄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随着“五一”假期一天天临近,这里已经提前进入了“旺季模式”,以前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现在一下子就变成了“中原看海”的热门目的地。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新安县北冶镇石山村的村民卢会周对此感受特别深刻,他说:“北冶镇靠着黄河,现在家门口发展起了旅游业,我开了一家渔家饭店,每天都能接待几十桌客人,收入比出去打工还高,这日子过得踏实又有盼头!”

像卢会周这样受益的群众在新安还有很多很多。现在,“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让沿线5.5万群众得到了实惠,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就像春笋一样不断冒出来,真正让新安的“绿色家底”产生了惠及千家万户的经济红利。

新安的历史十分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得很,它不仅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而且还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县。在新安境内,有37公里的黄河干流,还有5条支流。小浪底下闸蓄水之后,形成了168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呈现出“水域三千里,星岛万颗珠”的黄河万山湖景观。新安还有世界文化遗产汉函谷关、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这两张世界级的名片,还有1个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9个3A级景区,这些共同构建并支撑起了新安“山水为骨、文化为魂”的全域旅游格局。

近年来,新安以高标准实施沿黄绿化,把工程造林和飞播造林结合起来,对沿黄5个镇将近10万亩宜林荒山进行绿化,并且配套建设水利设施,构建起沿黄生态屏障。新安聚焦于做强天下黄河文化这个IP,抓住济新高速2025年全线通车、提黄改造工程开工和8个港航码头建设的机遇,逐步推进万山湖旅游片区的开发建设,让文旅业态朝着“游山玩水”的方向深入发展。

天下黄河在洛阳呈现出独特的美,万山湖水在新安泛着安宁的澜。新安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县,这座山水秀美的城市,正拿着文旅融合这只笔,在黄河岸边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总结了新安的文旅发展情况,从鹰嘴山露营基地的热闹场景到周边旅游地的兴起,体现了文旅产业的活力。还讲述了文旅产业给民众带来的收益,以及新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并且提到新安在生态保护和文旅业态发展方面的积极举措,展现出新安在黄河之畔利用自身优势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14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