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山东有119人受到表彰。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百年历程中,职工群众作出了巨大贡献。山东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财新早报》推出“劳动之光 齐鲁风采”系列报道,介绍十位全国劳模代表,本文着重讲述了核电设备制造领域的山东劳模刘伟的事迹,他用17年创新突破技术壁垒,研发“霹雳鼠”焊接机器人并不断探索自动化焊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他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齐鲁工匠并获得诸多荣誉。
4月2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大会——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这一大会对全国的劳动者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此次大会上,共有2426人受到表彰,其中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而山东这个大省,有119人位列其中,这无疑是山东劳动者们的骄傲。
回顾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百年历程,这是一段充满光辉的岁月。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工会发挥了巨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亿万职工群众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积极建功立业。无论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还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职工群众都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百年来,中华全国总工会历经风雨,始终坚守初心。从过去产业工人群体开始觉醒发出呐喊,到如今新时代劳动者不断进行创新突破,中华全国总工会一直与时代发展的步伐同频共振,与广大奋斗者并肩前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财新早报》从今天起特别推出一个系列报道,名为“劳动之光 齐鲁风采”。这个系列报道旨在带领大家走近十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全国劳模代表,让大家深刻感受跨越百年的劳动精神在新时代是如何焕发出耀眼光芒的。下面就先请听这个系列报道的第一篇:《刘伟:以创新为炬,点亮核电焊接技术新征程》。
在导语部分,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刘伟。他是在核电设备制造领域工作的一名工程师,就职于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焊接中心。他在这个领域默默耕耘了17年,一直以创新为武器,努力劈开技术上的重重壁垒。接下来请听详细报道。
【正文】时间回溯到2007年,那时刚进入公司的刘伟就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自动焊接生产线竟然依赖外国专家来调试。这一情况让刘伟意识到,中国在这方面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当时的焊接作业环境十分恶劣,焊工们需要钻进狭小的空间进行作业,这样一来,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焊接质量也难以保证。面对这样的状况,刘伟和他的团队下定决心进行研发。经过日夜的艰苦攻坚,两年之后,一款名为“霹雳鼠”的焊接机器人诞生了。这个机器人可不得了,它能够连续焊接4000多米的焊缝,而且焊接的合格率达到了100%。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焊接中心工程师刘伟说道:“‘霹雳鼠’研发成功之后,对我们一些比较恶劣的作业环境有很大的改善。首先就是我们的焊工师傅们再也不用钻进那些狭小的空间了,第二就是我们的工作人员不用再近距离去接触有色金属带来的危害了。现在工作人员只需要在距离焊缝很远的地方,拿着控制枪像操作电脑一样就可以完成焊接工作。”
然而,“霹雳鼠”对于刘伟来说,仅仅只是一个起点。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继续朝着自动化焊接技术的更深处探索,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刘伟表示:“我们未来的研发计划其实还有很多。就拿‘霹雳鼠’来说,它现在已经实现了平角焊的焊接,在未来我们想要把它实现立焊的焊接,让‘霹雳鼠’变成‘霹雳小壁虎’。”
这么多年来,刘伟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齐鲁工匠,他也因此获得了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众多荣誉。他所创建的创新工作室成果斐然,在2022年的时候,他带领团队获得了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一等奖。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不懈奋斗,为中国核电焊接技术的发展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本文总结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表彰大会的相关情况,重点介绍了山东受表彰人数。着重讲述了山东劳模刘伟在核电焊接技术创新方面的事迹,从他研发“霹雳鼠”焊接机器人到不断探索新技术,以及他个人的成长和获得的荣誉,展现了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