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州甘洛县的“我在甘洛有棵苗”爱心助农行动。曾经从事诸多慈善公益活动并获得多项荣誉的靳建中获聘为甘洛县托底帮扶工作组扩大发展团副总指挥后,积极投身其中,为甘洛的人参果苗寻找认养人。他联系朋友宣传该活动,目前已经有27名爱心人士通过他认种了280棵人参果苗,认种还在持续进行中,并且介绍了认种的相关细节以及人参果的营养价值等内容。
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报道,在四川凉山州甘洛县,一场充满爱心的助农行动正在火热开展。“我参加‘我在甘洛有棵苗’爱心助农行动,认种10棵人参果苗子。”4月10日,四川遂宁经开区富源实验学校的李鸿君老师,通过微信向有着“中国好人”等诸多荣誉称号的靳建中发去880元认养善款,委托他转交给凉山州甘洛县。
靳建中可不简单,他是成都市金牛区某企业负责人,同时也是建中爱心公益团团长,长期活跃在凉山、甘孜、南充、遂宁等地的慈善公益活动一线。他曾募集18万元资金,为南充市仪陇县磨盘小学接通天然气,让学生食堂告别烧柴煮饭的历史;在阆中,他发起中国众筹图书馆捐建活动,他的善举也让他先后荣获“华西都市报2011十大年度致敬人物”“四川慈善奖”“中国好人”等众多荣誉。在2025年4月初,靳建中又开启了一项新的使命,获聘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托底帮扶工作组扩大发展团副总指挥。
甘洛县虽然在2020年2月就已退出贫困县序列,但它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面临诸多困难。所以,甘洛被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四川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县。2025年3月,在四川省工商联支持下,甘洛县托底帮扶工作组开启了“万企兴万村·万家帮万民”助力乡村振兴——“我在甘洛有棵苗”爱心助农行动,目标是号召一万个家庭和一万个企业,以认种人参果苗的方式助力甘洛乡村振兴。
这里提到的人参果,如新华社资料图片所展示(此处插入人参果图片),是此次助农行动的关键。靳建中走马上任后的4月9日,他立刻前往甘洛考察人参果产业基地,深入了解“我在甘洛有棵苗”爱心助农行动的运行机制。他发现,这个行动中的“苗”就是“人参果苗”。原来,3年前,甘洛县引进易田集团到大凉山栽种人参果,如今甘洛县人参果种植面积达1000亩。当地农民在人参果基地干活,每人每天能挣100多元。易田集团成为四川省工商联托底性帮扶工作凉山片区甘洛工作小组组长,人参果产业成为推动甘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当地政府也将发展人参果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在甘洛有棵苗”爱心助农行动也就应运而生。
靳建中深知自己作为副总指挥的责任重大,虽然这份差事没有任何经济待遇,但他依然热情满满地投入工作。他回到成都后,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联系李鸿君、李尚志等一批朋友,积极为“我在甘洛有棵苗”行动宣传推广。
“爱心人士只要支付880元认养费,即可认种10棵人参果苗。”靳建中介绍说,当地农民会负责管理被认养的人参果苗,并且在苗上挂上吊牌,吊牌上清楚地写着认种编号、认养人姓名、认种数量、果苗管理人员等信息。认养人还能通过小程序“云监督”人参果苗的管理情况,查看果苗长势。当年结出的人参果,当地农民会快递给认养人尝鲜。
李鸿君一听就表示:“我认种10棵人参果苗。”李尚志也迅速通过微信向靳建中发去880元,认种10棵人参果苗。就连曾多次采访靳建中爱心善举的封面新闻记者也参与到了“我在甘洛有棵苗”爱心助农行动中来。李鸿君说:“献出了爱心,帮助了他人,还可品尝到自己认养的人参果,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截至4月19日,像李尚志、李鸿君这样的27名爱心人士通过靳建中认种了280棵人参果苗。靳建中已经把认养善款全部转交给甘洛有关方面,还把相关认养信息在网上公布,接受大家的监督。靳建中表示:“‘招兵’认养人参果工作还在进行中!”他也欢迎各界人士参加“我在甘洛有棵苗”爱心助农行动,认养费为880元/10棵。另外,人参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过程、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靳建中在甘洛县的爱心助农行动中的积极作为。他凭借自身的公益影响力带动身边人参与认种人参果苗,27人已认种280棵,行动仍在继续,这不仅是爱心的传递,更是助力甘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同时也介绍了人参果的益处,是一个充满正能量且具有实际意义的爱心助农故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