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农业的命脉,灌溉则是保障农作物茁壮成长的关键。在岱岳区大汶口镇王家院村,灌溉管道的改造工程,正悄然改变着当地农业生产的面貌,成为惠泽民生的生动实践。近期,随着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廊道(颜谢坝至戴村坝段)项目(岱岳区段)的推进,王家院村部分土地被占用,滨河大道北侧农田灌溉管道需重新铺设。与此同时,村里原有的地下暗管因年久失修、材质不佳等问题,出现了淤积、渗漏甚至垮塌现象,严重影响了农田灌溉效率,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阻碍。
为保障农业生产,村“两委”迅速行动,经分析研判,决定全面启动灌溉管道改造工程。改造前,村“两委”通过入户走访、公示栏公告、电话沟通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在征得大家同意后,将“重新铺设村内灌溉管道”提上“为民协商”议事平台。3月15日,王家院村召开“为民协商”议事会议。政协委员与其他议事会成员们齐聚一堂,围绕工程施工和后期维护等关键问题建言献策。经过充分交流讨论,最终达成四点共识:其一,综合考虑地势起伏、水利资源分布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施工选址;其二,施工中,村集体全力出资出力,并积极发动有意愿的村民自愿参与;其三,村“两委”成员组建专项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项目建设、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督查落实制度,严格把控工程进度;其四,积极探索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后期维护的支持力度,确保设施长期稳定发挥作用 。会议结束后,施工人员迅速投入工作,全面排查旧管道问题,加班加点铺设新管网,严格把控质量关。
如今,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新管道运行顺畅,不仅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还从源头上减少了用水纠纷。群众遇难题,“协商”解民忧。这一灌溉管道改造工程,正是王家院村借助“为民协商”议事平台助力发展的生动体现。近年来,王家院村积极发挥平台效能,将协商贯穿村务始终,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协商成果真正惠及全体村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otfound404.org.cn/gcnews/1783.html